close
每天變化不同的菜色,追求的不過是能提供家人營養均衡的膳食照顧,只是煮婦當久了也會累、會疲憊,每當有這樣的症頭出現時,我就會「犒賞」自己~做簡便的料理。
這~就來做頓簡單食材的古早味麵疙瘩吧(麵疙瘩也有人稱瓦魚)!
食材(2大+2小份量):
中筋麵粉 1.5碗、雞蛋 2顆、紅麴孛齊丸 6顆、韭菜花 少許、紅蔥頭 少許
可應家中冰箱中的食材而定,除了麵粉是固定之外,也可以煮各種口味的麵疙瘩,包括海鮮、咖哩......
做法:
將麵粉置入鍋中,加入少許鹽巴(也可不加),加入水拌勻至無顆粒糊狀,靜置醒麵約5-10分鐘(可用保鮮膜蓋好以防表皮乾硬)。
麵粉:水=1:0.8是我個人最推薦的比例,醒麵的時間剛可以處理其他食材。
紅蔥頭、韭菜花洗淨後切珠(小段),紅麴孛齊丸對切備用。
熱油鍋,紅蔥頭爆香,加入一鍋白開水高湯,煮滾後將丸子入鍋,關小火。
用(竹)筷子將白麵糊順著碗邊一條條撥入高湯中(成條狀、成塊狀都無所謂),待麵疙瘩浮起後加入調味、灑上韭菜花珠,再將2顆雞蛋直接打入鍋中攪和,30秒過後熄火,即可食用。
簡單食材做古早味麵疙瘩,有紅有綠,有白有黃,交會在一起煞是賞心悅目,當然~也是很有飽足感&營養的一餐
麵疙瘩是我小時候,媽媽常用做給我們子吃的一道,長大之後反而較少吃到,想念媽媽的古早味時就煮上一鍋,滿滿的幸福感哩。
麵疙瘩另有一種做法,不是調白麵糊,還是揉成麵糰狀,要食用時再下鍋到開水中,至麵疙瘩浮起即可撈起瀝乾,加入高湯中或乾拌炒都可以。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