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口味.jpg

好口味客家美食

fb專頁:好口味客家美食

地址:苗栗縣通霄鎮福德路53號

電話:037-758269/0913-571968

營業時間:午11:00-13:30/晚16:30-20:30

/鵝肉料理/客家美食/現金支付/免服務費/


今年端午假期,我們帶了孩子至苗栗輕鬆玩二天,在離開「台灣油礦陳列館」後,當日的行程也就告一段落,準備吃個晚餐就要前往預訂的住宿地。

隨車沿途小風景

公館 台6線.jpg

老爺走台6線從公館前往通霄,路上有好幾處的小隧道間隔相連著,忍不住的想拍一張,致敬全台的造路英雄。

公館 苗27線.jpg

台6線接苗27縣道後,聽到鼓聲陣陣,很熱鬧著,本以為是遇上廟會活動了,但並不是,看到路邊有新奇的物件,老爺將車子靠邊停放,讓美岱子下車去一探究竟。

公館 苗27線1.jpg

小溝渠上架有一座水車,看起來應是灌溉溝渠;聽到的陣陣鼓聲竟是從前方溝渠上活動的人群而來,美岱子不方便拍攝,他們像是在準備什麼活動,正緊鑼密鼓練習著。

公館 苗27線3.jpg

此處還架設了一觀景台,溝渠旁也架上了一特殊的裝置,飛機身搭上孔雀開屏頭,這是做什麼用的呢?頗有「螺旋槳式風向風速儀」的改良版樣。

公館 苗27線2.jpg

美岱子走上平台仔細瞧,才發現這座不知名的裝置是彩色的,看不清楚是否有架設燈光,如果有,那麼夜晚亮燈時也是一浪漫。

【苗栗通霄食記】好口味客家美食~邊嚐美食,邊賞古物憶往昔上網查了一下,在google地圖上標記是「AMY的家(大風車)」苗栗縣公館鄉石艢村14鄰307-1號 ,是私人住家&陶藝工作場。

公館 苗27線4.jpg

看完路邊小風景,繼續往通霄前進,看的綠油油的稻田,沒有聞到稻香也心情好好。

客屬大橋.jpg

接著在72快速道路上看到客屬大橋,問了老爺這是「客家人院」?好怪阿~瞧仔細來,原是「客家大院」,只是那一橫太細,遠遠的、某個角度是看不清楚的,走過這座大橋可通往桐花季時是很受歡迎的景點「姜太公中部道場-客家大院」。

好口味客家美食 菜單

好口味1.jpg

抵達通霄已將近晚間7點,街上熱鬧,卻是不好停車,終於找到這家,路邊還能停車的「好口味」客家美食。

好口味2.jpg

大家都肚子餓了,趕緊點餐先。

好口味的環境&佈置

好口味4.jpg

餐點點好了,再來看看店家環境。好口味客家美食空間還不小,有4大圓桌和4長方桌,可同時容納50-60人用餐。

好口味5.jpg

似熱炒店啤酒是絕對少不了會有的,另有茶品、果汁類飲品,不過我們沒點,打算用完餐再買杯搖搖去住宿點。

好口味3.jpg

看著牆面上一排電影海報,讓美岱子有走入時光隧道感,全都是60年代的電影,距離現金都有一甲子的歲月;還有那一整排的「團結一致、處變不驚、堅忍奮鬥、堅忍奮鬥」旗語,簡直是台灣戒嚴時期的代表產物。

好口味14.jpg

但最具代表的還是這面「愛國獎券」,關於愛國獎券美岱子也只是年少時耳聞過,這是第一回真實看見,好珍貴。

備註.jpg 愛國獎券 是1950年代至1980年代在台灣,由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為緩解財政困難而發行的獎券,其發行單位為臺灣銀行。愛國獎券在臺灣存在37年,共發行1171期。1980年代中期後,由於「大家樂」的賭博方式盛行,嚴重影響社會秩序與愛國獎券的正常發行;導致臺灣省政府在1987年12月27日宣布停止發行愛國獎券,愛國獎券從此成為歷史名詞。(資料引用自維基百科)

好口味6.jpg

還有這60年代的黑膠唱片,OMG!除了下排中間的「李雅芳」不熟外(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是濛濛細雨憶當年、一曲情未了的原唱),其他的美岱子都耳孰能詳哩~看見兒童時期的年輕偶像劉文正......唉~歲月不饒人,美岱子也走到中老年人的路上了。

好口味7.jpg

這張電影海報算是店裡比較新穎的佈置,1975年劉家昌執導、編劇的「煙雨」,六大卡司領銜主演,可惜其中的谷名倫29歲星殞少微。分享到這裡,發現這簡直就是讓美岱子滿滿懷舊憶當年之處阿!

享用心得

好口味8.jpg

上菜、上菜!先來三碗白飯和菜埔蛋。

好口味9.jpg

菜脯蛋的色澤很漂亮,可惜有些過鹹(菜脯沒有處理好),可能我們少吃重口味吧!

好口味11.jpg

一家四口為什麼只點三碗白飯呢?那是因為我們另點了一份炒飯(美岱子和兒子都是炒飯控),加加減減湊合著享用。簡單的炒飯加了醬油、雞蛋、胡蘿蔔、青蔥和高麗菜,好吃哩,就是油了一些。

好口味12.jpg

鐵板豆腐,好吃又下飯,分量不多,一盤220元小貴貴。

好口味10.jpg

來點青菜配,上桌的時蔬是空心菜,水油亮的蒜炒空青菜爽脆,這一盤...搶光【苗栗通霄食記】好口味客家美食~邊嚐美食,邊賞古物憶往昔

好口味13.jpg

酸菜肚片湯,我們點小份的,實際分量並不小,我們都沒喝完。第一回在酸菜肚片湯中看到碗豆莢,就當加菜看待;這湯品料多、味道很剛好,正好平衡了重口味的鐵板豆腐&菜脯蛋。

在「好口味客家美食」點了二淡菜、二鹹菜,吃得剛剛好,雖然剩下一點湯(料有吃光光),沒點招牌鵝肉料理。

感謝旅程中隨意找的店家,讓美岱子欣賞舊物,秒回舊時光!

 

【苗栗通霄食記】好口味客家美食~邊嚐美食,邊賞古物憶往昔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岱子 的頭像
美岱子

❦吃喝玩樂&養兒育女の跪婦生活❦

美岱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