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花東遊,除了鹿野龍田順遊的「龍田國小」外,在行程我特定安排了一所特色學校『電光國小』,沒料想到這所小學讓我們在環山中繞了又繞後才抵達目的。
從校門進入電光國小的版圖,匪夷所思的是:一進校門是操場?
雖然感覺詭異,心底OS,卻沒能否認在群山環抱的清朗環境下打球是很舒爽的事,即使天氣正熱著。
立在紅土跑道旁,有著原住民許多圖騰司令台,小巧而美麗;
司令台前的鋪貼的是學生製作的陶土磚
上頭頂著的是藍天白雲與彩紅,背後是生態探索的大圖示;藍天白雲&雨後彩虹示關山常見的景色,生態探索是電光國小的特色之一。
有斜坡??是的,電光國小的位置地勢有點小坡度,為什麼操場是位在低處必是有所考量過的。
上了小斜坡後就看到刻板印象中會有的圓環,看起來也是很有歷史。
在校園的中庭有看見可愛的座椅,走道上也繪上了可愛的大鱷魚。
中庭的一側有遊樂器材,單槓、翹翹板類是給國小學童,至於迷你型的溜滑梯阻器具則是給幼兒園學齡前的孩童使用的吧!
偏鄉的公幼真的不用抽籤,混齡教學也不到20名幼童~仔細看教室上頭可是裝有太陽能板,半點沒浪費台東的好天氣資源。
好喜愛公幼前的鋼琴椅,有音樂環繞就有歡笑快樂事!
校園中的水生植物園,植物生態多元~這所特色小學可以看見非常豐富的植物生態,除了水生植物、民俗植物、藥草園和水生池
走過水生植物園就來到了練習場,什麼練習場?電光部落竹砲的練習場(應該也有藍球、射箭等等的練習)。
竹砲對原住民部落來說有著重要的文化歷史意義,原是阿美族人嚇阻清廷軍隊進攻部落的利器,後來變成嚇阻田野間猴子、鳥禽類的武器;自原住民文化開始受到重視後,竹炮文化也隨著傳承下來,如今已是電光部落特有的重要祭儀項目、迎賓禮炮之一。
我哪裡知道校園這麼多資訊?就是從這張校園平面示意圖上瞧出來的
從車棚往校舍走,色彩繽紛很有意思,不論廁所、校舍牆面全彩繪上的原住民的相關圖騰,就連馬賽磁磚拼貼也沒放過。
請注意!請注意!請注意!(很重要,所以說3次)就在洗手間與校舍牆邊,有獨樹一格的大面積攀爬牆,不過假日有鎖上圍門。
洗手台也用色彩繽紛馬賽克磚拼貼,依然帶了那麼一點部落風。
2015年特色標竿學校~電光國小的榮譽可不只是這麼一點點。
校舍的穿堂兩旁有著不同榮譽的木匾,不論音樂比賽,還是教育部、環保署獎項通通有。
教室走道上頭有電光國小的教育理念,教育特色介紹等;而電光國小真正的特色在哪裡?就在「竹砲&假日遊學」的特色上。
平日,學校就學校;假日,學校成了遊學中心。遊客可住進學校,在社區裡體驗原住民(阿美族)的傳統文化,除了可為偏鄉帶來觀光經濟刺激,也能吸引在地年輕人回鄉發展~這是電光國小成為『特色標竿學校』的最佳功績。
假日遊學專用的淋浴間,這裡也有張貼校園平面圖。
在最邊角落有覆蓋著沒使用的沙坑。
走過穿堂,看見好可愛的階梯3D彩繪,還是孩子們的作品,連接的是校園廚房。
而階梯旁則是校園的藥草園區
這裡還有一座木棧台,我卻摸不清用圖,或許是給遊學中心使用的,會這麼想是因為木棧台的對面就是......
電光國小的遊學中心,對假日遊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打電話至學校洽詢,或上官網查詢 電光遊學
仔細看遊學中心,處處充滿布落文化,就是壁畫、磁磚也是部落風
遊學中心前還有「灶」和「木材」,瞧!這是不是一大特色,哪裡還有學校會有這樣的設置;一樣不清楚用途的狀況下推測是給遊學中心使用的
在電光遊學中心後方的「民俗植物園區」發現紅寶石穀物~紅藜
哇~這一大片草地是電光國小的足球場,這太讓人羨慕了!上圖的左邊小屋是部落戶外教室,中間是一座排笛大門,右邊則是探索樂園。
這座排笛大門也是電光國小的特色校門!滿眼翠綠感覺超舒爽的。
電光國小的兩座門,不論是從校門、還是大門進入校園,面對的都是運動場(校門-草場&藍球場,大門-足球場),有夠特別!
位在大片草原上的這座灶&流理臺,推敲應該也是給遊學或部落學習用的
在探索樂園中有幾座高台帳架,是給遊學者露營用的基座~
台灣特色學校不少,然而電光國小以原住民傳統技藝文化傳承、學習、教育並賦於偏鄉學校價值的假日遊學課程,不僅能帶領孩子們透過遊學課程,經由體驗、增長智慧和思考能力,活動過程中也充滿挑戰與探索,喜歡爬文時看到的一篇報導上的一段結語--『 體驗,是改變的開始;遊學只是序曲,教育才是目的。』
遊學不用坐飛機,開車就能到;遊學不花長時間,2天就可以;遊學不需灑大把銀子,小資家庭付得起。如果有機會來到台東關山,除了熱鬧的關山鎮景點外,不趕時間的旅程,不妨來一趟電光國小,感受一下這座全校僅30幾名學童的迷你的學校,不單單只有迷人的彩繪校舍,她還有部落技藝文化傳承的使命&教育的目的,她還讓世人看見偏鄉教育的價值&意義。
=== 電光國小 ===
地址:台東縣關山鎮電光里中興93號
電話:089-951142 傳真:089-9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