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從南往北的行程中,原本預計先帶著小孩到嘉義新港看看板頭村的交趾陶藝術
偏偏遇上清明時節雨紛紛,不想放棄希望還是走了一趟
到了目的地,雨持續下著,沒有停止狀,幾番考量後,決定放棄,改日再訪!坐在車內,隔著車窗玻璃硬是拍了這麼一張照片留念

本想說嘉義新港的交趾陶藝術需隔一段時日後再另尋時間拜訪,就在清明假期的最後一天,回程返家的路程上,老爺決定再繞過去看看。
天空放晴了,趕著收假前出遊的人也變多,光是找停車位就花上一些時間,沿途尋找可以停車的地方,驀然發現,這村子可真是全員動起來,算是有「整體性規劃發展」的,舉例來說,挨家挨戶的信箱全都換了新裝,統一的笑臉陶瓷信箱

跟著人群走,一邊往板頭厝車站、一邊往藝術村、大壁畫,就是很自然莫名的往藝術村、大壁畫的方向走,其實車站就在路旁。據說這裡約有60多位年資2年以上的藝師從事交趾陶和剪黏創作,而台灣廟宇修建所需的藝品約有七成是來自於此地的藝昌陶藝廠,換句話說,在新港鄉從事此傳統藝術工作的人居於全台之冠,因此新港逐漸有了「新港剪粘交趾巢」之說。

若以板頭厝車站為起點,跨過馬路就進入藝術村,馬路上都有著舊鐵道的軌跡,沿著舊鐵道前進,馬上見識交趾剪黏的藝術美學~

藝群牛,一群牛

各式各樣的牛隻栩栩如生,每頭牛長得都不一樣,穿上交趾陶衣,更是顯出差異

不僅長相、穿著不一樣,就連功能也有差異哩

舊時代,牛隻對農村生活頗為重要,不論是耕作或搬運,牛隻總是盡心盡力,其盡忠程度可不輸家犬喔

或許在農產世代裡,牛隻是重要的財富象徵,也因而發展出「牛之文化」:
摸牛頭好彩頭、摸牛角穩噠噠、摸牛耳吃百二、摸牛嘴大富貴、摸牛尾賺傢伙(請讀台語音)
下回來到這,可別忘了摸一摸,雖然這些都是交趾成的馬賽克牛,就當是趣味遊戲著也不錯!


馬路另一邊的矮欄上也設計了諸多交趾馬賽葉,供遊客休憩乘坐


第一道交會的河道兩旁有的對應的童趣樂,這是他們的童年時光

男孩女孩從小玩樂就有很明顯的差異,六、七O年代的小朋友,似乎放學後男孩子總會到溪邊摸魚、捉蝦,是玩樂也是為餐桌上加菜之舉,女孩子若不是趕著回家幫忙燒水煮飯就是騎著車玩樂去,現在這樣的童樂時光似乎都被安親班、才藝班給取代了。

剪黏梅花鹿

剪黏梅花鹿的呈現是倒L型,這一面是較長的一邊,上頭還提了字~追尋天際線的糖糕味


資料引用:維基百科

新港舊名「新南港」,境內南港村為早期「笨港」地區的一部份,現稱「舊南港」。新港早期為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的活動場所,西元1621年(明天啟元年 ),海盜顏思齊率部眾登陸笨港,建立「笨港十寨」,引進漳泉移民入墾,至清康熙年間已發展為市鎮及台海的重要港口。
笨港為一個區域之統稱,境內在史前時期,曾經是原住民及平埔族活動場所,四處可見梅花鹿奔馳,也是糖鐵的黃金路線

緊鄰板頭社區的景點不少,下回若是到這邊可以好好規畫一下,今日的行程太匆匆

頂菜園鄉土館公司二月底的員工旅遊景點之一,據說不錯玩,番薯超好吃

來到藝術村,也有接駁車可以前往,這也省去開車停車勞頓之苦

交趾剪黏藝術村說大不大,說小也不算小,整個社區來回走完大約需要一個半至二個鐘頭
若是不想走路,可以考慮租車,除了有遮陽功效外,同心協力運動的滋味也不錯

如果有小小孩或阿公阿嬤級的長輩同行,也可以考慮搭乘「山寨版小火車」

不只方便、舒適,還會有車長沿路解說,讓大家更了解板頭社區的美麗

不想要山寨版,還有夢幻版可以考慮,其實這邊選擇性很多,後頭還有海賊號版哩

童年記趣和童年時光呼應著

下課後,農村小孩的快樂時光,不論是調皮搗蛋或遊戲,童年就是無憂無慮的快樂


枕木藝術休息區 

這裡算是中途的休息小站,小小一個庭園,阿乖玩得不亦樂乎,自己爬到枕木上要我們幫他拍照。
大樹下的交趾陶剪黏藝術蔬果椅剛好是消暑的最佳中繼站

枕木對於鐵道是非常重要的,雖然現在板頭厝鐵道已不再使用,曾經牽動繁華的歷史,依舊深存在笨港人的心中


養羊的家,在藝術村社區中鼎鼎有名

她為什麼會有名?是因為可愛的羊隻?

還是因為努力翻牆想和羊玩的小孩?咦~後面那兩個是來亂著的嗎?

抑或是不聽話的羊咩咩讓趕羊的小孩嚎啕大哭?

呵呵~都是吧!據說住在這裡的人家原本就是養羊的,所以他們的外牆上才會以交趾陶作畫而成可愛的羊咩咩

會出名,不僅是以上種種因素,還有一個要角,那就是躲在牆角偷偷張望的害羞小女孩

哇~光是看了這面外牆,就讓人頓時心情開朗樂陶陶哩


芒果樹下的鷺鷥飛舞

每隻不同的白鷺鷥,或展翅或佇立,每一隻都細琢剪黏拼貼著,隨著旅人的腳步伴隨飛舞

嘉南大圳

雖然只是嘉南大圳的一處閥管站,小花交趾陶讓生硬的站管活潑些許

走過閥管站,馬上又有休息處,這回藝術椅風格不一樣,卻都是以人物為主軸,看起來就像是一家人,爸爸媽媽帶著小孩出遊
調皮的小男孩拿著彈弓,瞄準樹上的小鳥,準備以石擊鳥,女孩正玩著沙包呢!


這裡不是只有交趾陶壁貼畫,就算是間單的壁畫也可以美化環境,讓人看了心情飛揚呢!
雖然是新興熱門景點,還是得要跟上時代潮流,掃一下QR CORD,馬上可以知道更多,前頭說到的,全台廟宇修建約有七成藝品的出廠地「藝昌陶坊」就在藝術村中,鐵道綠廊前1公里,有興趣者也可前往參觀看看


2013-04-07        Jay @4Y9M5D & Jolin @6M8D

*** 板頭社區 ***
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42-3號
電話:05-7810832
傳真:05-7810146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1.台鐵:搭台鐵至嘉義火車站或民雄火車站→搭嘉義縣公車或嘉義客運往北港方向→至板頭村路口下車→步行10~15分鐘可達。
2.高鐵:搭乘高鐵至嘉義太保站下車→直接搭計程車或嘉義客運(BRT)往北港方向→至南壇站(南港派出所)下車→步行15分鐘可達。

【自行開車】
北上:由嘉義交流道下→沿159線(北港路)往北港方向→過新港遇高鐵高架橋→右轉直行約700公尺→左轉福德路→右轉嘉74鄉道→抵達板陶窯。(總車程約15分鐘)
南下:由大林交流道下→沿162線接157線(經溪口經新港方向)→右轉嘉74鄉道→抵達板陶窯。(總車程約15分鐘)

 

arrow
arrow

    美岱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