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岱子談心 ❤
✿ 2020/08/01 格子正式更名為『吃喝玩樂&養兒育女の跪婦生活』
✿ Blog分享的圖文若有侵權,煩請告知,會馬上下架,謝謝。

close

阿乖幼兒園畢業典禮前一日,我們往屏東開車去,原本打算去山地門(三地門)走走,從我高中一年級去過後就沒再去過的地方,一轉眼鏡是快要卅個年頭,哇~這一想可又真是要感嘆歲月不饒人了!只是,最終,我們依舊沒去了我闊別已久的地方,而是踏往了在山地門鄰近的『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原台灣山地文化園區)

原住民文化園區1Jolin@1Y9M20D  

我們一早出門,車程時間不久,抵達時也算早,停了車讓孩子下來放風

原住民文化園區2.jpg    

這裡的停車場很大,規劃得也不錯,四處都有樹蔭在,不用擔心車輛曝曬在日光下,還沒進到園區,光是這停車場就讓人感覺很舒服了,更別說這半山腰上的清新空氣與林間的鳥叫蟲鳴聲

原住民文化園區3.jpg

停車處旁有一建築,在文化園區前感覺很獨特-琉璃珠風情旅店,取名為「琉璃珠」不難猜想原因,只是我真的不曉得這裏有提供住宿服務,超便利的  

原住民文化園區3-3.jpg   

旅店下是咖啡書坊,周圍的欄杆、樑柱都上了琉璃珠的圖案

原住民文化園區3-2.jpg  

老爺帶著云云,我則牽著阿乖開始探索這區域

原住民文化園區3-1.jpg   

咖啡書坊賣什麼?當然是賣咖啡,還有賣書嘍!在這裡可以點杯咖啡閱讀書籍,品嚐咖啡香的同時也聞書香,可惜我們到來這時才剛在整理,似乎尚未有顧客上門,就是想聞聞咖啡香也是奢望 

原住民文化園區3-5.jpg  

倒是戶外的座椅讓我和阿乖欣賞了一會的時光,這些桌椅讓我有重回國中生時光的錯覺

原住民文化園區3-4.jpg  

這兒不是我們探索的重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撥打電話問問,電話如上~(這樣的廣告創意不錯) 

原住民文化園區3-6.jpg   

建築物的尾端是公廁所在,我想表示的是......廁所不忘原住民本色! 

原住民文化園區2-1.jpg  

停車場最頂端好似一座公園,有綠地也綠蔭,有座椅、桌子,還有藝術品展示,佔地還不小

原住民文化園區2-2.jpg   

我和阿乖好奇著,便往前觀看,老爺和云云則是錯過了這一區塊,直往園區入口處前進

原住民文化園區2-3.jpg

由鋼鐵、五金組成的藝術品有1000公分長,說是項鍊也是超大的一條阿

原住民文化園區2-4.jpg

兩旁還有其他的藝術裝置, 這可都是金屬面石頭身

原住民文化園區4.jpg  

路旁也有客運站牌,換言之,想到這裡玩搭乘公共運輸工具也行的

原住民文化園區4-1.jpg  

就是候車亭也是要襯上原住民元素的﹝後話:我們回程時,發現有遊客(也許是附近居民)在這塊綠地上野餐,真的有戶外野餐的感覺唷﹞

capture-20140918-112905[摘自官網]  

光是入園前的這一大片就耗去我們莫約半小時以上的時間欣賞,我不敢想像逛完園區需要多少時間,回頭整理照片時發現拍了好多張(好想拆成兩篇寫,但我大概不會有太多時間),頭痛~而且,也是回頭整理時才發現,原來我們花了半個多小時的欣賞的停車場區其實是「旅客服務區」

原住民文化園區4-2.jpg 

老爺帶著云云往前衝,趕著的是為這輛車來著的?

 

來~!入園前,先來一張精神飽滿的全家福

原住民文化園區5.jpg 

等著購票,老爺回車上拿證件,一旁剛好有公共電話,就順便教起阿乖如何操作使用(為升小一作準備)

原住民文化園區5-2.jpg 

從剪票出入口往內探去,一旁似乎都是商店,也是遊樂場所免不了的設置

原住民文化園區5-1.jpg

老爺拿的證件,省下70元,云云不用門票。

我很喜歡這張門票,很有特色,而且一口子的門票只使用一張紙,多少也為環保盡點心力了

原住民文化園區5-3.jpg     

在等待老爺拿證件的同時,就在出入口前聽見好幾聲炮響,入園後我們找了位子坐下,表演卻說這一場表演已經結束,要等下午才有再表演了﹝後話:下午場的表演我們有參加,云云卻是被禮炮聲響嚇得哇哇大哭,表演很簡單,台灣的原住民目前有十六族,所以有十六個禮炮聲,也有一些問答贈禮﹞

capture-20140918-131657[摘自官網]  

所處的位置是在『迎賓區』中的圖區導覽解說站,這裡可以集章,也是園區導覽圖索取的地方(初到這裡一定要拿導覽圖,園區太大了,需要好好看一下)

原住民文化園區5-4.jpg

噴水池,可以好好數一數噴水池這裡的塑像是否是16個(象徵16族)

原住民文化園區6.jpg  

原住民文物陳列館&視聽館是園區內的最大靜態展出空間,為以主題館區之形式,分門別類展示原住民日常生活文物以及原住民族之人文,其中包含農耕區、狩獵區、漁具區、飲食區、運輸區、蘭嶼區、衣飾區、雕刻區、巫術區、音樂區、陶藝區等,對原住民文物有興趣或欲探索者,這裡是一大寶藏地

原住民文化園區6-1.jpg

視聽館外的琉璃珠藝術裝置,像不像是桌上便條夾呢?

原住民文化園區6-2.jpg

距離10:30的歌舞表演還有一些時間,原本想用走的,只是猜也知道會趕不上,就來去搭乘遊園車吧!

原住民文化園區6-5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的遊園車不少,每一部車都有不同的編號、標誌與族別,想要欣賞風光或健行也行,走累了隨時可以攬車撘乘,很方便

原住民文化園區6-3.jpg

坐在由原車上行經過這是一號吊橋(後頭再介紹)

關於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當然也是要google一下資料:

政府有鑒於原住民社會在演進過程中,傳統文化逐漸消失。為了挽救這些稀有的人類文化資產,乃在屏東縣瑪家鄉富谷灣設立「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於1987年正式對外開放,以保存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結合傳統與現代,廣約82.7公頃的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縣三地鄉隘寮溪上游的「富谷」河階上。原名瑪家山地文化村,由中研院民族研究所規劃,為國內規模最大,堪稱保存全台山地文物最豐富的野外博物館。

capture-20140918-113021[摘自官網]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主要設施分為綜合建築特殊展示傳統聚落建築等三大部份,除了「遊客服務區」的停車場、Moagaii咖啡屋與小陶屋書坊、遊客暨行政中心外,又劃分四個參觀區:「迎賓區」有工藝商街、八角樓特展館、原住民文物陳列館等綜合建築;「塔瑪麓灣區」展示泰雅、賽夏、卑南、雅美、阿美、太魯閣、噶瑪蘭、撒奇萊雅等族的傳統聚落及家屋建築;「那麓灣區」有360度環形歌舞場、餐飲中心、露天歌祭場、峨格那邊咖啡藝品屋以及原住民生活型態展示館,以動、靜兩種方式來展現各族的風俗文物;「富谷灣區」則有布農、排灣、魯凱、邵族、鄒族之傳統聚落及家室展示。

原住民文化園區7-0 

還好有搭乘遊園車,要不然依這路程,我們帶著小孩、推著推車走到「那簏彎區」說不定表演早就落幕了,趕著的是為了歌舞場10:30的演出

原住民文化園區7-1 

展出館入口,表演者列隊歡迎,另有一張公告,看著公告內容也讓我開始期待她們的演出

原住民文化園區7-2

距離演出還有一些時間,趕緊來去上廁所;園區裡每一處的廁所都不一樣,相同的都是--不忘原住民元素與本色

capture-20140918-134110.jpg [摘自官網]

歌舞館算位在那簏灣區的重心,餐飲中心看起來是提供給團體用餐的地方,我們只是路過 

原住民文化園區7

歌舞館場地不小,幾乎是360度都可以觀賞演出,小孩們看著演出有歡樂狀也有目瞪口呆的專著

原住民文化園區7-3 

一開場歡唱著我們是一家人,我和阿乖也跟著哼唱,云云則是在表演場前舞動著,約40-50分鐘的歌舞表演就值回(門)票價了

原住民文化園區7-5

表演時間結束,演出者依舊列隊歡送來賓,這時候,來賓可以和表演者一起合影,不額外收費,無料大放送

原住民文化園區7-7

看完表演時間也接近十二點了,先買了山豬肉香腸給孩子解解饞墊墊肚子,真的好好吃,雖然價格也比較多一些,後來又加買了一根香腸

原住民文化園區7-6  

這小地方有兩家賣山豬肉香腸,兩次分別向不同家買,我們吃完後的心得是第一家賣的比較好吃,雖然客源較少一些(地點較不顯眼,比起轉角邊的那一攤),雖然聲稱都一樣,口感還是有差,而且第一家烤香腸的技術較佳(推薦)  

原住民文化園區7-4 

第一家店的旁邊就是石版屋的頭目家,吃完香腸剛好可以走走看看

原住民文化園區7-8 

裡頭有一張琉璃珠的介紹,不同的花紋、樣式有不同的意義

原住民文化園區7-9  

再往上走是原住民生活型態展示館,考慮云云的狀況,這一館我們就沒逛了,接著就搭車前往富谷灣區,整理照片時我才發現,原來「那簏灣區」我們就只去了歌舞館~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一區的乘車區有兩處,一是往富谷灣區,另一條是往大門走(沿途可以隨時喊停),若是不清楚搭乘時可以詢問一下,園區裡的任何工作人員都很合善的

原住民文化園區8.jpg  

離開「那簏灣區」後,我們來到「富谷灣區」,下了車一抬頭就是富谷灣區的大石碑

capture-20140918-134425.jpg [摘自官網] 

這一區的規劃很奇特,通行道路從中而過(上圖白色線),明顯將區域一分為二

原住民文化園區8-1.jpg  

我們站在路中央,往上看、往下看不一樣的風情,沒錯,之所以特別是因為這區域要不往上爬山去,要不往下......呵呵,還沒到下海的地步啦!不過也因為這樣的區分可以明顯的知道哪些族群是住在高山有是哪些住在平地,算很用心的規劃區

原住民文化園區8-0.jpg  

這是往下階梯旁的石碑,也可以知道往下就是介紹排灣族。不過,我放這照片是要大家看看,阿乖現在拍照很有POSE了,至於老爺~表情一號到底,云云呢?

後來,我們決定先往上走(人要往上爬唄...又離題了!)

原住民文化園區8-2.jpg  

爬了階梯後往左邊走,首先入眼的便是這個鄒族,感覺很有意思,鄒族的介紹看板就繫在仿阿里山神木上,可想而知鄒族遍步的區域就位在嘉義阿里山,也是人口的第二少原住民族群(僅次於塞夏族),大家熟悉的「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正是阿里山鄒族人的寫照﹝但是我腦中響起的卻是吟唱著「胭脂紅粉只能點最青春,卻不能掩飾歲月留下的痕跡......」的鄒族明星-湯蘭花,呵呵~不認識喔,高慧娟、高蕾雅認識嗎?還是安欽雲?這些都是湯蘭花的姪女,不小心洩漏了我如花年紀﹞

原住民文化園區8-3.jpg  

山中小屋可有白雪公主和小矮人們?

原住民文化園區8-5.jpg原住民文化園區8-6.jpg

正因為環境貼近自然界,保存、維護的功夫更是不能落下﹝到訪的這一天,有許多戶外文物都有貼上整修維護的告示﹞  

原住民文化園區8-7.jpg  

雖然不能往正預定整修的地方走,外觀還是可以看的,瞧這階梯是不是很特別呢!

原住民文化園區8-4.jpg  

剛看到這兩隻小豬,我有被嚇到,還以為是真的啦

原住民文化園區8-8.jpg

歡迎來我們山中小屋坐坐

原住民文化園區8-9.jpg

我是大力士

原住民文化園區8-10.jpg

老爺分別抱著孩子,試著讓他們搆門體驗體驗

原住民文化園區8-11.jpg 

發現石板屋都很低矮,不過地基也都有往下探就是;老實說,我覺得要用石板蓋成一間堅固的屋子也是很不簡單的事哩,光是找適用的石板就很費工了

原住民文化園區8-12.jpg  

山上人家的房屋類型,大致上就這幾款(希望我沒有漏拍的)

台灣原住民區8-13.jpg

來到富谷灣區千萬不要害怕爬山,就當是運動也很不錯,雖然階梯不少,不過挺好走的(我家云云半被抱、半自己走著完成的)台灣原住民區8-14.jpg  

爬完山,要準「下海」了,先來一張合照吧~這三個人是怎麼回事,三種表情就是沒人正眼往攝影機這兒來

台灣原住民區8-18.jpg

往下走,看見不同的屋舍,山豬一樣是有的  

台灣原住民區8-16.jpg

瑪家頭目家屋感覺還不錯,有機會可以看看

台灣原住民區8-15.jpg  

嘿嘿,可是沒有人注意到這個,就在頭目家四周,或許是因為半隱藏的關係

台灣原住民區8-17.jpg  

經我這麼一提,老爺馬上帶了阿乖和云云過來,云云這年紀還不懂所以不害怕,阿乖已經有些了解,微微擔心著,即使我們有強調那是假的

台灣原住民區8-19.jpg

途中有一小乘涼處就在(竹砲體驗活動旁),看見木雕師木正努力著,他正努力為『結婚用的對杯』雕刻著人像

台灣原住民區8-20.jpg

13:00的竹炮體驗錯過了,又不想等到14:00,只好錯過,可惜了些﹝所以說,一定要記得拿導覽圖,看清楚各區展出&體驗的時間﹞  

老人家對著我們說,想要體驗去另一區,那裏的活動比較多,討論了一下,我們就往下去去了

台灣原住民區9.jpg

搭著遊園車往大門走,半路下車,感覺路況不難走,就徒步慢慢回去吧 

 台灣原住民區9-5.jpg原住民文化園區0.jpg  

沿途看河谷風景(上),這要比早上搭遊園車時拍攝的照片(下)來得清楚  

台灣原住民區9-1.jpg

因為徒步走,所以也沒忽略路邊的小風景,看看是可以啦,真要我試坐還是會怕怕哩~深怕一小心就掉下去了

capture-20140918-134615.jpg  [摘自官網]

這一區正是「塔瑪簏灣區」,園區中有兩座吊橋,第一座位在迎賓區,而第二座就位在此區(這一區的劃分方式和富谷灣區相同)

台灣原住民區9-2.jpg

「觀流橋」是這座橋的名字

台灣原住民區9-3.jpg

阿爺沿途發現了特殊的植物遂撿拾起來給孩子把玩著

 台灣原住民區9-4.jpg

這座橋是云云第一回乘坐推車通過的吊橋,第一回沒有不安僅有好奇著頻頻觀望

台灣原住民區9-6.jpg  

我個人以為吊橋並不特別,倒是橋面的裝飾賦予這座不少的風采

台灣原住民區9-7.jpg

排灣族的琉璃珠、阿美族創作的太陽世族都很有意義,可以看看介紹看板

台灣原住民區9-8.jpg

至於這個是「三等美化控制點」,簡單的說就是透過衛星尋找的定位點

台灣原住民區10.jpg

蘭嶼島上雅美族人(達悟族)的拼板舟

這一區的原住民屋舍就不再介紹,就說說「塔瑪簏灣區」最大的特色~體驗活動

台灣原住民區10-1.jpg 

文化廣場的表演已經結束,不過,這裡有一項體驗是沒有時段限制的喔

台灣原住民區10-2.jpg 

就是這個打陀螺,木臼裡有大小數顆的陀螺,架上垂吊繩子幾許,請自行取用

台灣原住民區10-3.jpg

我家最老的和最小的,通通下場去玩了(阿乖也試了,不過一直沒有成功,自信心受挫,離開現場療傷去)

台灣原住民區10-4.jpg

這竹屋挺有趣,可以爬竹階上去看看  

台灣原住民區10-5.jpg台灣原住民區10-6.jpg

這個盪鞦韆和一般的盪鞦韆不同,有體驗活動場次時間限制,我們抵達時活動也剛結束﹝再次重申:要拿導覽圖阿﹞,還好有和工作人員說一聲,就讓我們拍拍照過過癮(有小玩了一下安撫小孩子的情緒)

這邊的體驗活動不少,可以依個人喜愛玩樂著

台灣原住民區10-7.jpg台灣原住民區10-8.jpg

廁所前、路旁的植物(不知道是什麼),硬殼、易斷,阿乖和老爺各持了一根打鬥玩樂,只是當它斷裂後散發出的味道真是讓人退避三尺阿~恐怖  

台灣原住民區10-9.jpg

離開「塔瑪簏灣區」後繼續往前走,經過這個彎道,看過路旁藝術品就算是到了「迎賓區」

台灣原住民區10-10.jpg

緊接著,我們就要來走園區的第一座吊橋(上述中有提到)

台灣原住民區10-11.jpg

原以為喚作「彩虹橋」算是很普通的,沒想到「彩虹」除了美麗、幻化之外還有更深的涵義

台灣原住民區10-12.jpg

走在連絡感情的彩虹橋,阿乖緊張害怕,云云卻是膽大著(彩虹橋是云云第一座步行的吊橋),不只不害怕還在吊橋上小跑步起來,果真年紀小蝦咪攏不驚呵~

台灣原住民區10-13.jpg  

回程我們在工藝商街買了霜淇淋,也觀賞了迎賓禮砲的展示,倒是「八角樓特展館」我們略過了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我真的很推薦大家來走走,若是時間允許也能選擇在旅店留宿一晚,體驗不同時光的美喔~這趟旅遊回憶就在彩虹橋中說再會了

 

===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 ===

http://www.tacp.gov.tw/

地址:屏東縣瑪家鄉風景104號

電話:08-7991219、7993511-2

傳真:08-7993551

開放時間:08:30 ~ 17:00 (星期一休館)

 v 歌舞展演時間:
  週二~週五 10:30、15:00
  週六、日及國定例假日 10:30、14:00、16:00

 v 迎賓區禮炮時間:
  週二~週五 10:00、14:00
  週六、日及國定例假日 10:00、13:30、15:30

門票資訊:

 1.全票:NT$150
 2.優待票:NT$80 (學生、軍警人員)
 3.團體票:30人以上八折優惠
 4.免費入園:殘障人士、65歲以上老人、110公分以下兒童

 

遊樂日記.jpg 2014-07-19   Jay@6Y0M17D & Jolin@1Y8M20D

arrow
arrow

    美岱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