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這本書美岱子給它三顆半星

要怎麼說這本書勒作者本身是高知識份子,加上某些的堅持原則及喜愛小孩的特性,成就了這一本書的內文。

生兩各小孩一定比較好嗎?也未必!就如作者寫著的,一個小孩也可以很幸福;就美岱子的觀點來說,只要有心,生活都可以很幸福,不論有無小孩。生小孩、照顧小孩的過程中有很多辛酸,也會有很多感動與感觸,真可說是人生中的歡笑血淚史,喜歡作者說的"沒了感動,人生還剩下什麼",但是感動可以有很多,不只是小孩!

想生與不想生的,其實都可以看看這本書,但是作者也很開宗明義的說,生不生小孩的決定權在於當事人雙方,千萬不要去詢問他人的意見,包刮自己的小孩、父母等;而另一個堅持原則是,作者並不負責家事,也就是說,她是全職的母親但不做家事,筆下意味著......經濟狀況必定要達一定的程度才行,如果經濟狀況不佳,或者不喜愛假他人之手的,這本書定不適用。

換一個角度看這本書,其實也算是一本另類的教養書,畢竟書中提及的教養觀念都是正面的。

老爺送了這本書給美岱子,一直提醒著要讓小乖王子享有手足情,就作者內文中說的-她只顧眼前的手足情,未來手足情的發展如何她並不去想,所以說...現實社會存在很手足無情的、反目成仇的;而老爺另一個重要的訴求點是,有手足以後遇到事情的時候有人可以商量,但是人多口雜,不是嗎?就算只有二個也是會有意見不合的,屆時以誰為主呢?

再一個訴求點是,人總會生老病死,以後等我們年老了,重擔都落在小乖王子身上,勢必負擔很重~~這是美岱子唯一無法反駁只有一個小孩的缺點,於是只能自己多注意健康,要多養生,還有要對另一半好一點,多存些養老金。

書,美岱子看完了,會想生第二個小孩嗎?答案是NO,原因呢?答案寫在<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書中。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作者汪培珽2008年最新作品
一本陪您共商生育大計、討論手足相親的幸福教養書

「生?不生?我的人生,到底希望有幾個孩子呢?」
這是組成家庭時最初、也最重要的一件事。
其他事情都可以稍等,生養孩子、陪伴孩子,卻要即時。
希望父母們都不要錯過這份人生最美好的工作,
用心去體驗——養育新生命最單純的滿足和快樂。

到學校當愛心媽媽完畢,正好趕上搭女兒的校車一起回家。上車前,媽媽趁便在販賣機買了罐可樂。
其實,媽媽很少喝這種含糖飲料,只有偶而興起為之,姊姊也不喜歡,但這卻是兒子的最愛。
校車開了,媽媽根本喝不完可樂,但在車子上,只能丟也沒地方、喝也不是地尷尬拿著。
校車在山路間蜿蜒,不時在轉彎處丟下個孩子,好似郵差投包裹,將媽媽最心愛的禮物送到家。
我們是最後幾站下車,不經意又拿起可樂喝了一口的媽媽,卻被姊姊看似就要出手阻止的緊張語調嚇到:
「不要——再喝了。」她不是不喜歡可樂嗎?
「快到家了,留給弟弟啦!」
手足之情,足以感動父母的人生……

如果,您是那種——好愛孩子,好喜歡孩子,也願意養孩子的父母,
但是,卻只生了一個孩子就不生了。為什麼?
怕經濟能力養不起?怕社會環境不理想?還是怕生活品質會降低?

如果,您已經有了兩個孩子,或是決定再接再厲生第二個、第三個……
媽媽們,可要好好照顧自己啊!現在的孩子,難養矣,
如何讓手足相親、不相爭?絕對是您要好好研究的課題。

在本書中,汪培珽以時而溫馨感性、時而幽默輕快的筆調,
分享生養一對兒女的甘苦體驗,和轉換跑道成為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
陪伴現代父母一起思考、釐清「生兒育女」的人生大計,
並提供一連串「如何讓兄弟不鬩牆?」的手足教養叮嚀,
鼓勵父母「行有餘力,多生孩子、多回家照顧孩子」,
因為手足的相親相依,是孩子學習分享、尊重、關懷與愛的重要力量,
而養兒育女的喜悅與滿足,更是每個父母生命中無可取代的禮物。

寫給父母的幸福教養密語

★父母的憂慮,很多是不必要的、或是想像而來的,多數只是自己嚇自己。
★孩子能有媽媽的陪伴,是最幸福的事。誰最幸福?孩子嗎?不!是媽媽最幸福。
★三餐原本就要煮,故事書原本就要唸,別上什麼才藝班,全部都念公立學校。多個孩子,不過——多雙筷子。
★當我們習慣用物質來餵養孩子,孩子可能不吵不鬧地活著;等我們覺得準備充分了,要來好好愛孩子——他們已經不要了。
★生一個孩子,看似輕鬆;事實上,父母沒能給孩子一個伴的不輕鬆感,卻是無所不在的。
★手足的爭吵,父母不必「未雨綢繆」地憂心忡忡,父母的處理態度,其實才是事情的關鍵點。
★「媽媽生個弟弟,以後就有人陪你玩了。」懷老二時,這種空頭支票別亂開。
★父母的不明事理、沒有耐心,隨意妥協於「會吵的孩子有糖吃」,才叫真正的不公平。
★對於孩子,許多時候,我們只能看著、聽著。父母的干預,不只於事無補,還可能愈幫愈忙。
★「大的要讓小的」、「小的要聽大的」,這些話其實都沒錯,但前提是,這樣的想法必須發自孩子的內心,而不是父母想快速解決手足紛爭的萬靈丹,而強迫孩子接受。


作者簡介

汪培珽

  十六年前自美取得MBA學位歸國,她原本該是事業順遂的新時代女性,卻在進入銀行工作九年後,心甘情願辭職回家帶孩子,進而走出人生的另一條路。在用心陪伴一對兒女成長的過程中,深覺在親職教育上「用對方法」的重要性,於是將親身的教養經驗整理研究,自創「愛孩子也愛自己的7堂課」理論,定期開辦課程,與重視幼兒教育的父母們分享。

  2006年出版《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十大美好生活書獎、「金石堂網路金書獎」親子類年度榜首,2007年繼續推出《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掀起「唸故事書給孩子聽」的幼兒教養風潮,成為深受歡迎的親子教養作家,更有父母稱此二書為幼兒教育的「倚天劍和屠龍刀」。

  汪培珽鼓勵父母「行有餘力,多生孩子」,不為國家民族、不為孩子寂寞,只是她活在當下的肺腑之言,希望父母把握人生稍縱即逝的機會,體驗養育新生命最單純的滿足和快樂。目前隨先生工作舉家移居香港,她說: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走到天涯海角都可以。

【汪培珽「愛孩子也愛自己的7堂課」教養理論】
★Lesson1: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已出版)
★Lesson2: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已出版)
★Lesson3:沒有電視機的孩子
★Lesson4:孩子知道你愛他嗎?
★Lesson5:世界是自信心創造出來的
★Lesson6:起跑點和終點雙贏的健康基石
★Lesson7:好習慣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愛孩子也愛自己的7堂課」部落格】www.wretch.cc/blog/wangpeiting

【自序】沒有它,就沒有人生   汪培珽

您不生,誰該生呢?
◆您不生,誰該生呢?
◆不要讓時間決定答案
◆不生老二的33種理由
◆我養不起啊!
◆因為別人也這樣
◆生不生,聽誰的?
◆幫媽媽加油
◆為什麼一定要生男的?
◆有生男壓力的,請舉手!

要生兩個孩子的18個理由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生兩個,比生一個輕鬆
◆手足能給的,你不能
◆兩個孩子,可以玩出什麼花樣?
◆太傷心的事,不要告訴媽媽
◆姊姊高興,我就高興
◆未來的新擇偶條件
◆只生一個的變通方法
◆寫給頂客族的話
◆請獨生子女做問卷
◆愛說話與不專心
◆兩個孩子要差幾歲?
◆要有競爭才知媽媽好
◆我不是你媽媽
◆第二個孩子是潤滑劑
◆上帝都不知道的事
◆不要勸人生孩子
◆一盆水的耐心

您願意,辭職回家,帶孩子嗎?
◆我的人生,從回家帶孩子才開始
◆孰輕?孰重?
◆工作,當然也是人生的選項
◆心甘情願,擦窗戶才不會扭到手
◆給爸爸的雙贏建議
◆後顧之憂
◆媽媽的競爭力
◆人生最美好的工作

如何兄弟不鬩牆?
◆不鬩牆者,非兄弟
◆君子動口不動手
◆滿臉的豆花
◆父母最不可以做的一件事
◆幫孩子做公關
◆媽媽只是一根線
◆三姑六婆別進門
◆老大不必讓老二
◆小的不用聽大的
◆口可以不服,心服就好
◆老大更需要愛
◆爸爸的內衣
◆能閃則閃
◆當孩子需要幫忙時
◆不患寡而患不均
◆男女教養都同調
◆為什麼兄弟姊妹要相親相愛?
◆微笑的媽媽的臉
◆父母早該知道的事

【後記】停下來等等孩子
【附錄】汪老師部落格問答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岱子 的頭像
    美岱子

    ❦吃喝玩樂&養兒育女の跪婦生活❦

    美岱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