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子被兒子氣到不行,心狂火噴三丈、痘冒滿臉,五歲多的小孩不該正是要漸入明辨是非、知理通曉懂事,大人也能安心放手的階段?怎麼原本讓我以為夠貼心、夠懂事,可以說事講理的小孩,竟在我的眼皮子底下翻身一變,成了調皮搗蛋、講不聽說不動,遇到事情噗噗跳的猴大王?神經被挑的那一瞬間,不管過去看了多少教養書通通是還回去了。
小乖,大不乖?
很常唱著自編的曲子「有一個小男孩,他的名字叫乖乖,長大以後怎麼變得不乖,實在很奇怪。」阿乖現在真讓我有『小時乖乖,大時不乖』的困擾,小時後帶他出去很放心,現在帶他出門不是氣急敗壞就是驚心膽跳,出發前的萬般叮嚀瞬間化為耳邊風,過了了無痕,一次二次,次次刺痛我的心。
身為媽媽,我可以理解孩子對新世界的好奇與探索慾望,我也知道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等待,我能給孩子撒嬌和撒野的機會與時間,我可以放軟姿態讓孩子表達立場,只是,媽媽我,所有允許的容忍也是有底限的。若不是孩子踩在媽媽的底限上,即使自知脾氣火爆,我也不會輕易對孩子動怒,但是,五歲多的阿乖這陣子真的是讓我氣翻。
有朋友說:「阿乖現在正處在過度期,他其實已經算是很好了。」知道朋友是好意開導我,知道朋友是不想我處在氣憤的情緒中,只是在上班疲累後,阿乖連續幾日反覆性花格格又外加胡亂哭的行為,氣炸鍋終於是爆炸了。
抱抱很好,抱太多是困擾
記得在台中帶著阿乖參加第一場閱讀起步走的活動,那時候拿到的贈書禮袋就是「抱抱」,對孩子我們也愛抱抱,擁抱不僅有安撫的效果,還能傳遞愛與信任的能量,曾幾何時,很喜愛的親子抱抱竟變成了我的大困擾。
我觀察了些幾天,發現阿乖在家最常對著我說的字彙,除了「媽媽」之外就是「抱抱」了,而且頻率高到嚇人,感到委屈了要抱抱、受到挫折要抱抱、被訓話後要抱抱、欲想鼓勵要抱抱、心情開懷要抱抱、隨即興起要抱抱,總之見面就是要抱抱。好了,愛的真諦《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這樣寫著: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凡事要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身為母親,對於小孩是要包容,親親寶貝想要和媽媽抱抱也是常理,孩子們願意親近、擁抱父母親的時間再怎麼說也是有限,在他們成長的歲月中,最純真、最良善的美好時光都在這了,如果父母親的擁抱能給予孩子對自己、學習、未來、環境,甚至是做人處事上有正面的啟示,那麼多些親子間的擁抱又何妨!
但是,阿乖很常誤觸的點在於──不會看場合(環境)、不懂看時機,更別說是偶爾的不會看臉色!舉例來說,當我下班騎著摩托車接他回家,剛抵達家門,車還沒熄火、還未停穩,這小孩一下車就展開雙手討抱抱,這我該怎麼抱?洗澡的時候,阿乖有時想到也會展開雙手說抱抱,在浴室中,溼答答的地板上,開玩笑,基於安全的考量,我怎麼能抱呢?當我晚間餵Jolin喝奶、夜間哄Jolin睡覺的時候,他又來湊熱鬧討抱抱,我很難轉身去擁抱顧及他,這時,我又如何抱呢?
起床了,要抱抱。刷完牙、洗完臉,要抱抱。換好衣服,準備上學,要抱抱。上學要抱抱、下課要抱抱、洗澡要抱抱、吃飯要抱抱、吃完了要抱抱,睡前也要抱抱,每天每天生活中就是要重覆性不斷的抱抱,這樣討著要抱抱感覺就像是向父母親撒嬌、索愛,我雖能部份容許,礙於某些時空與情緒的限制,我也冷心拒絕過。
先以應該,後以想要
從阿乖上幼兒園之後,我一直對他灌輸什麼是應該做的行為,或許從小他就是有責任感的小孩,託付他做的事情大抵都可以使命必達,也因此,在他將近2年的幼兒園生活,我雖幫他洗過書包,卻沒幫他整理過,該帶什麼、要帶什麼都是他一手打理,這讓我省事不少,也為此大大稱讚過他。
從剛開始上學知道回家第一要做的就是先將需要清洗的水壺、餐盒放置在流理台,到近期偶爾需要提醒他先做該做的事情再去玩樂,有些忘記本份的阿乖讓我近期對著他解釋、釐清『必要&想要』及『先做該做的事情,做完該做的事情才能做想做的事情』的觀念。當然,所有的原則都需要時間與耐心去等待,一而再三反覆性的傳達,內心裡的他畢竟還是小孩子,所以給他時間去消化、去學習,他的表現時好時壞,行為差強人意。
我想這年紀的阿乖對於『必要&想要』的界線還是模糊的,就以玩樂來說,我認為是「想要」的,阿乖卻可能以為是「必要」,因為我們的立足點不同。即使現在他僅是幼兒園的學生,面對即將來到的小一新生活,站在媽媽的角度,我以為讓他及早明辨「學生的責任本分」是很必要的,雖然相信隨著時間成長的他總有一天會懂得,晚知道還不如早明白,只是後來發現這樣子對他有「揠苗助長」的傷害,我記得當初大二的通識課程上,教授也曾考過這樣的問題,當時班上同學存在模糊界線的人還不少,如是,我又怎麼好苛求著阿乖5歲的年紀就懂得這一切!
那麼就轉個方式,以「應該做…」和「想要做…」來和他說吧!我堅持著要讓阿乖知曉、明辨,當是習慣、原則的建立看待,說了幾回後,感覺似乎都是媽媽在說,小孩是否有記在心頭上呢?會不會是左耳進右耳出呢?於是,媽媽閉上嘴巴,讓小孩來說一說,某天接阿乖回家的路上,我問了阿乖:「下課回家後,你要做哪些事情呢?」阿乖很認真的扳著手指細數──
第一,要先將書包的餐盒袋和水壺拿到流理台去洗
第二,要寫功課,寫完功課後將書包收好,拿去掛好
第三,準備洗澡 (二、三順序依狀況調整先後)
第四,洗完澡要吃飯
第五,吃完飯休息一下,八點上樓去練琴
第六,練完琴要寫心算(心算作業不多,平均分配一天大約十題計算)
第七,寫完心算後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了
聽了阿乖這樣子說,我想他大致上是能分辨什麼是「應該做…」和「想要做…」了。但是,我們約定九點半左右一定要上床睡覺,換句話說,等到阿乖可以做他想要做的事情時,時間可能僅剩半小時甚至更短,他也為此常常抱怨著玩不夠,我於是又告訴他之前說過的觀念-「要懂得利用時間」,利用微小、細碎的時間也可以成就大工程。雖然阿乖回家後要做的事情他能明確的細數,但是很多狀況是無法控制的,像是時候他洗完澡了,我飯還沒煮好,這中間就有空檔的時間可以利用,用來寫寫心算也是可以的,這也考驗著阿乖的隨機應變能力。
說了這些,狀況看起來應該是很穩定的阿乖,怎麼還會讓我氣極暴跳如雷呢?且聽我娓娓道來吧!
和時間賽跑
生了阿乖後一直過著偽單親的生活,獨自帶一個小孩感覺還很得心順手,尤其阿乖小時算是好帶的,在相差了4年多的時間後又多了一個要照顧,「失算!」是我的感覺。以為阿乖好帶,再加上老爺與我從小也是長輩口中好養的,吃飽睡、睡飽吃,就很自我良好的以為再來一個小孩也會是好生好養的,結果,真的失算,朋友還笑著說:「老天爺是公平的。」以前悠哉的生活不再,生養了第二個小孩後,我這偽單親媽媽開始過著和時間賽跑的日子,尤其在Jolin週歲過後,艱難度更是提高不少。
有時候回家,急忙著要煮飯,一家子人等著要用餐呢,雖然大多時候老媽都已經準備好,畢竟老媽年紀也大了,是需要替換一下角色的,加上她最近右手肘有些拉傷不能動,煮飯、打掃這樣的活兒我自是要接起來的,但是我家Jolin,不是我要破壞她的名聲,真的是不會說阿。我煮飯,她便是吵著要我抱,任何人要帶開她都不行,又哄又騙的一樣拐不走,不抱她就死命著哭,跟前跟後的,不僅我作飯不便又擔心她受傷,偏她又不是可以固定在推車、坐椅上的小孩,不得以的狀況下,我只能左手抱她,右手握鍋鏟動作著,每當這時候我總忍不住想要有一條古老的背巾,可以將小妮子揹在背上。在廚房這樣的環境,我的行為無疑是危險,我很無奈,放任她在一旁繼續哭鬧危險更高,沒人可以幫我帶開Jolin(主要是她不願意),若是老爺休假或許還有將Jolin帶開的機會。
難搞定的事可還不只是這一件,有時Jolin會轉移注意力在其他事務上或是家人幫我帶她散步去,如此短暫的離開我的身邊,我得利用這段時間做事,好比洗澡、吃飯;有時候要用瞬間脫身的方式離開,趕緊做事情去,當她越來越大,會走會反抗,想要用這招金蟬脫殼術就行不通了,常常幫阿乖洗澡或是我在洗澡的時候,她就會來拍門叫人,應了聲門沒開,沒看到人她就繼續哭喊拍門,那模樣像似被虐待很深的樣子,好了這門一開,她的眼淚瞬間止住,腳也踏進浴室裡。就這樣,Jolin常常免費欣賞哥哥春青的肉體,免費精采演出的主角可不只是阿乖而已,就連頂著肉巴巴身軀的我,也常因為Jolin纏黏的關係,常常是她跟著我一起進浴室,更小的時候是推著推車進浴室的,尤其在假日家裡沒人時,所以,我常常洗著戰鬥澡,明明洗澡應該是很舒暢的事,我卻無緣享受那種感覺,就是老爺休假時也只能短暫喘息。
從下班接阿乖回家後,馬不停蹄的餵奶、煮飯、收衣、洗澡、吃飯及安頓小孩,等所有的家事都做完了,快一些大約七點多,慢一些則要拖到八點多,距離帶小孩就寢的一二個鐘頭,我也沒能閒著,因為Jolin要顧,有時就騎著單車載阿乖和她飯後四處繞繞走走,阿乖練琴時我必須把Jolin帶開,因為她也想會去彈琴、阿乖寫功課、寫珠算本,她也會要拿筆說畫畫,為了給阿乖安靜的學習空間,我必須把Jolin帶開,也唯有先搞定Jolin我才有心思可以陪伴著阿乖,這是小孩相差3~6歲一定會碰上的問題,若是差個2歲內還能一起看顧著,亦或是相差個6、7歲以上,大寶貝也較懂事,可以放心一些。
每天就是和時間賽跑著,只有等小孩都安頓好、睡了後,才是我私自自由的時間,只是早過了40年歲的我,這樣一天折騰下來,晚間九點多我也乏了,常常是在睡了一覺後又再醒來活動,但大多時候是累得睡著不自知,直被Jolin夜間討奶喚醒。每日每日和時間賽跑,心情上我緊繃著,相對著的忍耐度&寬容性就漸淺。
氣炸鍋,爆了
前幾日,我的情緒爆發了,當日我可是被氣得不輕阿!整件事情是這樣的……
一樣上班上課的平常日,載阿乖回家,剛抵達家門,阿乖就跳下車向我討抱抱,我好言好語的對他說:「媽媽車子還沒停穩,不能抱抱,等......。」話都還沒說完,這小孩已經扭開頭、轉過身說:「算了,我就是知道你不想抱我。」這時我內心的火苗已經開始燃起,我的憤怒是因為他的「態度」,雖然我知道他現在的表現就像『我討厭媽媽』繪本中的小兔子一樣,但他已經不是小小孩,也該懂得禮貌這道理。
這事還沒完著,該清洗的水壺、餐盒還擺在書包裡,不做正事就先和表妹、表弟玩了起來,我點了他幾回,該做的事情要先完成,怎麼會讓媽媽三催四請?趁著老媽幫我帶Jolin外出的時間,我得利用時間完成諸多事情,我也請阿乖配合,趕緊先洗澡再寫作業,偏偏他今日就是拗著說要先寫功課在洗澡。不管怎麼動作,中間的空檔時間阿乖有運用,他利用時間玩樂、利用時間看電視,就這樣依著他的順序,拖到了八點半才練琴。只要他靜下心來好好練琴,很快就可以完成的,偏不知他是怎麼了,就是一整個無法靜下心來彈琴,現在阿乖的琴譜大約都是兩頁的篇幅,還不算多,可他就是急著要完成『方塊舞』曲子的練習,手指有些打結,一直彈錯、彈不好,越彈越心急,然後他就哭了。
他跑著來對我說:「我都一直彈不好,琴還沒練完,等一下還要寫心算,寫完心算就到要睡覺的時間了,這樣我就沒有時間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了。」看著他便哭邊說,我沉著音說:「因為你沒有靜下心來,你靜下心很快就可以完成了。」這時的阿乖開始噗噗跳著說:「我就是沒辦法靜下心。」我回應著:「既然這樣就不要練了,繼續只是浪費時間。」阿乖於是轉身離開說道:「我又沒有說我不要練琴。」他又去坐了下來彈琴,一樣是靜不下心,一樣是受挫,於是他又跑來找我了,同樣的話又再來一次,這一晚,他就這樣來回重覆4、5回,中間間隔不到一分鐘,這能叫我不燃起心中的熊熊大火呢?
最後,我終於是受不了,我生氣著說:「如果你肯靜下心好好彈,現在早就練完了,你這樣跑來跑去,和我談話的時間也早把心算給寫完了,你這樣完全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他淚眼婆娑著說:「但是我想要做的事又不能做,我想要聽我學校的歌你又說不行,那我能怎麼辦?」這時的阿乖已經失了方寸,什麼時候又扯到學校的音樂,我認真的問他:「你想做什麼事呢?」他說他想看電視,看電視,早上有看,回家又看,這樣還不夠嗎?一天半小時至一小時的時間就足夠了吧,要再利用睡覺的時間去看電視,哪有這道理呢?他又說了:「我睡覺想聽學校的歌曲,你也是說不可以。」我解釋著說:「你學校的歌曲都是律動跳舞的歌曲,要睡覺聽了這樣的歌還會睡嗎?」他說他想跳舞、他喜歡跳舞。
天ㄚ,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一整個晚上,他就是這樣花格格,魯來又魯去,可以改名為「格魯」了。於是,氣炸鍋,爆了!
身為老大,他何其無辜
發飆過後,當晚我在FB上留言,也和小姑線上談了一些家事,小姑線上短短的一句「辛苦你了」,讓我心中鬱悶的氣憤一洩千里,氣,散了!我回應了小姑寫著:「阿乖身為老大,何其無辜。」
以前只有阿乖一個小孩,我還有體力可以陪著他閱讀,現在多了一個Jolin,不要說是沒陪他閱讀了,就是要認真陪著他動手做些小玩意或是靜心的伴著他練琴的時間都沒有了,更別說要平心靜氣的聽他說說話!以前可以全新全意的看待阿乖,視他的小反抗為成長,說他開始懂得表達自己;把他的小嚷嚷視為可愛,說他俏皮的為自己發聲。他的舞動、他的驕傲、他的自信,不論他是大呼小叫或輕聲細語,他的一舉一動牽動著我的心,欣喜他的小表現,高興他的小成長,怎麼只是多了一個Jolin,我對待阿乖的方式卻變了呢?
多了手足分散我們對他的注意力,也分散了我們對他的包容心,雖然我們一直表示對於孩子的愛沒變,但是無形中卻又嚴苛了好多。我知道阿乖漸長,對待他的教養方式需要調整,因為要撥出大部分的時間照顧Jolin,常忽略了阿乖的需求,閱讀是、陪伴是、抱抱也是。每日與時間賽跑的我也發現自己最常對阿乖說的字彙竟是──「快一點」、「動作快」,對於原本就有些急性子的阿乖來說,我似乎是把大人的時間壓力加諸在他身上了,也莫怪他要這麼急著去完成事情,如此想來,傷害孩子的人正是媽媽。
深夜的我有些自責著,今兒發生的事情,全是小孩的錯誤嗎?難道大人就不該擔負部分責任?其實是小事,引爆燃點的往往是態度,偏偏自己又在意這一塊,一發就是不可收拾的大毀滅。枉費了看過多部教養書,明明已經從人間往仙界的路上邁進,就這麼一不忍,經不住魔考試煉,梵天拂塵一揮,我馬上滾落凡間重新修煉起。
孩子睡了,即使當晚他一魯二魯,魯到快十一點才睡覺,我的意識卻是清醒無法睡去,先是氣憤,慢慢轉為些許自責,我突然懂了阿乖今晚的脫序全是因為需要媽媽的安撫、鼓勵與陪伴,若是在他急哭著說他沒能做他想做的事之際,我能抱著他安撫並且承諾當晚准許他晚睡半各小時,若我能採著溫和的態度傾聽孩子最內心的聲音,那麼,是否又是另一種局面呢?如果阿乖得到安慰,他的心情必定會穩定下來不再急躁,那麼接下來是不是就會順利的完成練琴及後續,不致浪費彼此的時間也糟蹋了親子關係呢?當我兇著阿乖時,他哭著說不想要我這樣對待他,看來,我真是壞了我們母子的感情了,即使阿乖說:「不管你們怎麼對我,我還是喜歡你們的。」
我深深自省著,是自己的情緒找不到出口,就像朋友說的,阿乖已經很不錯的,穩定性也夠,就算他有時會HIGH過頭!多了一個妹妹,造成的時間壓力與緊繃不是阿乖的錯,是媽媽自己認識不清,身為老大的阿乖何其無辜被媽媽的情緒牽連,即使他也有需要修正的行為與態度,只要我可以放慢一些、寬待一點,情緒化開了,不就沒事了嗎?
以上證明了媽媽,我,想要立地成佛的仙修路~還漫長著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