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媽媽變成鴨.jpg

作者:鄧惠文,、小巫愛麗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日期:2019-11-29


這是孩子覺得媽媽愛嘮叨、碎念的的故事,趕緊來看看,你我的行為是否也和繪本禮的媽媽一樣吧!

媽媽變成鴨2.jpg

當孩子在用餐的時候,你是否曾在一旁叨叨碎念著,影響孩子的食慾;孩子要出門時,你又不忘在後忙著、叮嚀著呢?

媽媽變成鴨3.jpg

白天黑夜,日復一日,不停歇的碎碎念著,這也要管、那也要管的......,究竟,媽媽的嘮叨是習慣還是基於關愛?

媽媽變成鴨4.jpg

受不了囉嗦的孩子決定要將媽媽變成鴨!怎麼變?

媽媽變成鴨5.jpg

這種事不能只有一人出力,於是小孩和爸爸一起發功,雙重功力讓念力成真。

媽媽變成鴨6.jpg

媽媽終於變成鴨了,每天就是呱呱呱,呱呱呱的呱不停。

媽媽變成鴨7.jpg

除了呱呱呱之外,再也聽不到媽媽平時說的話,狀況有好也有壞。

媽媽變成鴨8.jpg

媽媽變成鴨9.jpg

雖然媽媽只是呱呱呱、呱呱呱,我和爸爸竟然都懂了她的意思。

媽媽變成鴨10.jpg

漸漸的,除了媽媽的呱呱呱外,換爸爸也開始囉嗦碎念了,喔~救狼啊!吵鬧聲量驟升成兩倍......

媽媽變成鴨11.jpg

如果早知道媽媽變成鴨後會是這樣,那還不如維持原來的樣子就好了。

媽媽變成鴨12.jpg

從鴨子變回來的媽媽似乎有那麼一點不同,日常生活看起來沒變,卻又有些細微差異,媽媽也開始會自我變身,要當鴨子或當媽媽都隨她意。

媽媽變成鴨13.jpg

繪本有隨附了一小本「爸媽專用」的情緒秘方,這是鄧惠文醫師以專業角度所撰寫的私房情緒祕方,不僅有孩子的心聲,就是媽媽的心情也被同理了。如果你也和繪本裡的爸媽一樣,那麼這本秘方可以找時間好好的看看,會有收獲。

媽媽變成鴨1.jpg

這繪本還有一處設計很特別,就是設有QRcode,可以隨掃隨看,不僅是故事朗讀,也有給爸媽的面對親子衝讀時的情緒祕方影音。

當初被繪本的內容介紹吸引,在2019年底一出版就被我購入,那一年女兒小二生,而我則在班上當任晨間故事媽媽,一拿到繪本我就在女兒班上和同學們分享了故事,記得女兒班上那些稚嫩的臉龐,各個都是點頭如搗蒜的透露著「沒錯,我媽媽就是這樣!」訊息,就是我家女兒也是如此,當然身為媽媽的我也是心有戚戚焉的,也很開心此繪本一推出就受到矚目,隔年就被列入高雄市喜閱網110年度的推薦書單中,證明繪本內容真有撩動親子情緒的神經。

曾經女兒問:「為什麼你總是要念個不停?一下子說這,一下子說那,讓人聽得很厭煩。」

我語重心長的回應:「你為什麼不想想媽媽為何要念著你這、又念著你那的呢?你以為媽媽喜歡碎念啊!你如果可以做好,我就不用猛叮嚀、提醒著,一件事要跟你說上5、6遍,我也說得很煩呵。」

女兒回應說:「明明我就有做,可是你都覺得我沒做,明明是你的標準太嚴格,有潔癖。」

我挺無奈著說:「我不是有潔癖,而是有原則、有堅持。」

其實說穿了,我們之間的盲點是在生活習慣的不同,好比我喜歡客廳乾乾淨淨的,女兒卻總喜愛將書本、手作材料堆滿桌,她還很有理的表示客廳的桌子就是要用來放東西的,不然為何要有桌子。被她這麼一說,我也退讓的一些,可以放置,但請她將書本、材料整理好,整齊擺放,而非大氣豪邁的隨意擺滿整桌面,各退讓一步,合著兩人都可以接受的界限,大家相安無事,我既不用叨念,孩子也不感厭煩,那就這樣吧!

教養,是一條很長且無止境的修仙路,十年前我這麼以為,十年後我依舊如是認同。孩子是不同的個體,就算是同一家出品,就是雙胞胎、多胞胎,總是不同的。碰上和媽媽同調的孩子,就感謝老天,孩子是來報恩的,若是遇上了不同調的孩子,暴怒爆走是常態,有時會以為孩子是仇家,專門來對付自己的;可能自我的修養還不夠,才會被孩子激怒,可能媽媽沒辦法忍受孩子的拒絕say no,不願理解傾聽孩子的聲音,可能受原生家庭環境影響,有些觀念存在已久,沒有隨著時代進步異動,也可能......,有太多的可能原因是一時也探討不完的。就這麼幾年當媽媽的經歷,有時候我會反問自己:有那麼嚴重嗎?我的堅持究竟是為了孩子還是為自己?媽媽的原則是在規範孩子還是束縛自己?......諸如此類的問號其實都一直反覆繞在身旁。情緒是一時的,親情卻是一輩子的,親子間沒有什麼情緒是不能好好的溝通、理解、體諒的。

老大今年要參加會考了,這半年來我們之間的衝突不少,前一陣子載孩子回家的路上,忘記是怎麼起頭的,只記得我對孩子說:「媽媽只是不想你浪費時間,反過頭來才後悔、懊惱卻已經來不及,不然你以為媽媽想要這樣盯你、念你,搞得親子關係很不好嘛!」可能當時孩子的情緒也還可以,他回應我說:「我們沒有親子關係不好啦!你說的我懂、我也知道,我會努力的。」那時,我不禁想起3歲的他對我們說過-生氣的時候不要說生氣的話,這樣是不禮貌的。【Jay@3歲】週記 14 孩子應是明白爸媽的關愛,只是親子間難免都會有些衝突,大家也都是這麼走來,對於青少年這階段的孩子,囉嗦、碎念是犯大忌,退一步,輕點一下就好,至於孩子能否接受,就看各自造化。

我問女兒會不會覺得媽媽很囉嗦,她回應說:「你不算囉嗦啦,可能我也聽習慣了就不覺得是囉嗦,就和阿嬤一樣,剛開始也覺得阿嬤一直講很囉嗦,後來聽習慣了,就不覺囉嗦了。」或許孩子已經習慣了,加上年齡漸長,也漸漸能體諒媽媽,所以不以為意(當她心情不好時,可能還是會覺得媽媽很囉嗦、很煩)。這一、二年來,我則是越來越有心得,媽媽千萬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放過自己也放過孩子,留一些空間給自己和孩子,多留一點愛來愛自己,不要把太多的關愛加諸在孩子身上,相信家庭會更和諧、親子關係也會越緊密,媽媽不想變成鴨~

 

閱讀日記.jpg 2019-12-11   Jolin@7Y2M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岱子 的頭像
    美岱子

    ❦吃喝玩樂&養兒育女の跪婦生活❦

    美岱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