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七點鐘,我們告別西寶,準備打到回府了,沿途太魯閣的風光迷人,不知道是因為處在深山中感覺特別的清靜,還是初露的陽光讓我的熱情沸騰,一路上我就是拍個不停
每在山中看見吊橋,不論吊橋長短,心中總有忍不住的讚嘆與感謝,這種感恩的心情就和看見鑿山壁、開隧道、鋪道路是一樣的
經過綠水地質景觀展示館,但似乎還沒開放,時間太早的關係吧
經過稚暉橋(上圖右上)和普渡橋。稚暉橋是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為紀念其師 吳稚暉先生(江蘇武進人,清朝舉人,曾留學英、日,後參加反清革命)而命名
普渡橋是步行通往祥德寺的唯一橋樑,祥德寺的天塔峰、白衣觀音是天祥的名勝景點,我家老爺說我們曾去過,我沒印象,後來翻了照片才真的證實是真的(2007年2月農曆年),這一轉眼都快10年
泰山隧道、天祥隧道......,中橫公路上的隧道不少,可以開著車順暢的穿梭在一山又一山之中,真的要萬分感謝在心頭~
在中橫公路173K處,我們停了下來作短暫的休息,主要是遠遠的就看見了橫跨在空中的吊橋。下了車,還沒走近吊橋,公路旁山壁上的大數吸引了我們的目光
雖然打早就起床,這兩位精神都還不錯,呵呵~我想,這也許和山中的空氣、芬多精有關吧!
緊鄰立霧溪另一側的高地上,有座「岳王亭」涼亭,綠頂白柱
岳王亭位處中橫公路173K慈母橋和合流露營區間,其名稱由來即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岳飛。
因岳王亭處於高地,是欣賞立霧溪溪谷很的好地點。對岸山壁有一線瀑布,會隨著雨量與氣候改變水量大小,從高處垂直往下落入立霧溪中,有「時雨瀑布」、「情人的眼淚」等稱號,可惜當日我們沒見到瀑布的美景
對岸林木茂密的山坡上,隱約可見像防火線般的線條直通山頂,山頂和山腰上有兩組木架,即是索道的遺跡。
吊橋橫過立霧溪,為研海林道前往太魯閣大山-立霧主山-盤石山-奇萊山登山路線東側的出入口,索道共有三段,上接研海林道(早年伐木時人員進出的通道),該林道全長22公里,過去是退輔會森林開發處為了採伐立霧溪事業區第78、82林班珍貴的檜木林而闢建的,今由於國人深切體認森林保安、水源涵養、野生動物保育等重要性,在劃入國家公園範圍後已停止伐木作業。目前研海林道已列為生態保護區,也成為野生動植物的天堂,登山健行請先辦妥入山證及進入生態保護區之申請。
我們僅在吊橋頭拍攝留影,相較於阿乖的緊張害怕,云云是比較淡定的,但是,也能明顯的看出老爺對待兩小不同的姿態(呵呵~就是要說他偏心來著的)
來到岳王亭時,不妨也尋找一下以太魯閣為名的植物「太魯閣櫟」,這一帶很多
=== 岳王亭 ===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中橫公路台8線173K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