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行程進入第四天,早上一樣是6: 30 morning call8:00出發。本以為該走的廟宇、該爬的塔都應該結束了,但實際不然,來了吳哥窟沒看到代表「微笑高棉」,就算是爬了真愛天梯也只能算是玩了一半,據說今天就是要來去看高棉的微笑哩

景點介紹:
「大吳哥城Angkor Thom 
大吳哥城佔地近9平方公里、面積約145.8公頃 ,是七世國王所建,也是吳哥文明光輝時代結束前的最後國都。根據元朝使節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所形容,十三世紀末年的大吳哥城到處繁華熱鬧,建築物金碧輝煌,跟當時元朝的城市相比也毫不遜色。西、北、南、東的城門大路在中央的百因廟交會,占地遼闊,格局方正,光是外城牆單邊就有1公里長,是結合皇宮、閣員辦公室、儀典廟堂的綜合性建築群,其中還包括七世國王之前的國王所興築的寺廟、宮殿。 

大吳哥共有五道城門,分別是東、西、南、北及凱旋門,每一道門上四面皆刻有佛像,門外兩旁是長長的一排石像,東門代表生死之門,西門代表生死之門、南門代表百姓之門、北門則代表閱兵之門,至於凱旋門當然就是表示打仗凱旋歸來之門嘍!不過東、西門現在已被森林淹沒,只剩3門可以通行,本身已是著名觀光景點的大吳哥城內還散佈多處吳哥遺跡,較著名的有巴戎廟(百茵廟)、象台、瘋王台等,每年都吸引眾多遊客前往參觀。 

AM 8:37
從南邊城門走進,跨越護城河的長橋上有54座約一個人高且壯得像大樹幹的神像,守護著城門、橋樑。取自「天神與魔鬼攪拌乳海取得不老藥」的神話故事,這些站在石橋兩旁上的守衛,一邊是天上的神仙,一邊是地獄的魔鬼,天神冷靜的表情、惡魔則是滿臉猙獰,一拉一扯間把「須彌山」轉動,進而攪動山下的乳海,煉得不老藥,這是天神與惡魔拔河保留最完整的地點。 

AM 8:49
進了城門。繼續走阿走的,AM 8:49抵達了巴戎廟。 

景點介紹:
「巴戎廟 Bayon 
吳哥窟遺址重要景點之一巴戎廟,位於大吳哥窟城中央,為當時之國廟。百因廟的正門朝向東方,面東而建,迎接日出,象徵新生與希望,面朝東方幾乎是吳哥窟所有寺廟的座位方向。七世國王建於公元1219年,以中小型石塊堆疊而成,為四十九座高塔組成的塔林,49座四面佛加上城門上的5座,總共是54座,據說這代表著吳哥王朝當時所統治的54個省份,中心塔群象徵宇宙中心須彌山,四面迴廊象徵喜馬拉雅山,中心塔群之圍牆至城牆間為人間世界,護城河代表大海。

每一座寶塔上都刻有面帶微笑的的四面佛,共計216尊面帶神秘的笑容佛像,分別朝向東西南北四方,據說每一張面孔是依據七世國王的容貌所刻畫出來,頭頂著佛陀蓮花座意味觀世音化身的國王王權來自佛陀,底座雕刻眾神及印度教鳥頭人身的鳥神Garuda融入印度教信仰,兩百多個微笑浮現在綠意的森林中,其面容的表情隨多變的光影時強漸弱的變化,佛像慈眉閉目嘴帶微笑而得「高棉的微笑」一語。
 

關於四面佛的表情分別代表著喜怒哀樂,也有人說是代表佛的慈悲為懷,當然更具說服力的說法是國王的臉孔四面八方看到每一地方,照顧每一位人民,守護著國土,換言之也是監視,警告大家不要隨便輕舉妄動!
 

巴戎廟另一個特色就是它的迴廊壁畫了,由壁畫可以見到柬埔寨的歷史更迭。東面的壁畫,往北方向延伸的一面,雕有七世國王領軍出征的圖像;往南方向延伸,則是王師凱旋回朝的情景。最低處的人像是士兵、百姓,往上接著是中層的將帥,至最高層的國王、王室。南面及西面的壁畫則是吳哥軍隊與占婆人在洞里薩湖大戰的經過,以及當時王室、大臣、平民的生活。北面的壁畫因為七世國王逝世只完成了一半。
 

從壁畫上,可以看出吳哥王朝高棉人的打扮,個個短頭髮、耳垂長、穿耳洞。男性小卒、平民穿著布紮的丁字褲,階級高的男性則是穿連身及膝的長袍,平民女性下半身圍著沙龍,雖經過八百年的風化,至今猶栩栩如生。廟內的許多樑柱和門楣之上,也雕刻著各種資態優雅、形貌各異的仙女像,頗值得漫步細細品味。
 

柬埔寨男人一輩子總要當過一次和尚,好比台灣男人服役一樣,所以來吳哥窟旅遊時,會在吳哥的各處景點看見這些身著黃色鮮艷袈裟的和尚。特別一提,吳哥遺址群的諸多神廟幾乎都是為印度教而設,維有巴戎廟是一開始就為佛教而興建的,但由於吳哥王朝時期柬埔寨正處於印度教和佛教的交替階段,所以在巴戎廟內的許多石雕,內容上常有印度教與佛教並存的現象。
 

AM 9:40
抵達巴本宮殿,目前正由法國人認養保護,所以無法參觀,具說供奉著濕婆神,裡頭有一64米 長18米 高的臥佛,可惜阿~無緣見識

AM 9:50
到了空中宮殿,外型與金字塔形十分相似,在真臘風土記中記載為『金塔』,是吳哥窟城裡最高的建築,為當時皇城中的聖廟,整個建築構築於高台之上,所以給予空中宮殿的感覺,整個迴廊式的建築,可以說是後來小吳哥皇城的雛型。

傳說中金塔上藏著一隻蛇精,晚上變成一個女人,國王為取悅九頭蛇精,必須每天晚上與他同睡交媾,使蛇精不能使用力量,否則國王或他的王國必有災難。

想一想當國王還真是可憐哩


AM 10:15
到了著名的巔王台、鬥象台、十二生肖塔 

景點介紹:「癲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 
癲王台是一座簡單的二層平台,不過基台上卻雕刻著上千尊神像,這些神像均是印度教中掌管陰間律法的判官、閻王,以及七頭、九頭蛇Naga,這些雕刻均十分的傳神,是有幾分陰森,又稱為審判台。這座高台是為罹患痲瘋症的四世國王而建,為了讓國王病情好轉,便在皇宮前方蓋了這座平台,四周有數千尊佛像為國王祈福,平台底層呈回字型的迷宮迴廊,也因為迴廊相當隱密,才得以躲過戰爭的破壞,而保留住相當完整的雕像。

 癲
王台這座平台長寬各為25公尺 ,因四個角落往內凹陷,故較趨近於八角型,基座高約6公尺 牆上有許多美麗的浮雕,這些浮雕多達六到七層是由一排排橫列的神像組成,底層由九頭的Naga所支撐,平台中央有座裸身穿袈裟的雕像,傳說這個雕像就是患有痲瘋病的國王,所以雕像又稱痲瘋王,而巔王台又稱為麻瘋王台。 

景點介紹:
「鬥象台Elephant Terrace 
鬥象台是古時皇帝挑選座騎的地方,讓大象在此相互打鬥,最後僅存下來的大象,就是皇帝的座騎,而這裡也是古時皇帝閱兵的地方,所以也有閱兵台之稱。

從微笑國王(七世國王)去世後,吳哥國勢一蹶不振,鄰國(暹羅)趁機侵擾,在1431年終於攻下吳哥都城,整座宮殿被洗劫一空,被迫遷都金邊,吳哥就此被冷落了四百餘年。當初七世國王在吳哥都城內留下的皇宮、官衙等建築,除了校閱大象軍團的鬥象台外,幾成頹傾。鬥象台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由石頭堆砌而成的六頭大象,南面之階梯兩旁飾有「三頭之象」,正在用象鼻集合蓮花;往前有3米 高連續牆身則刻有打獵之大象;中間之梯級則以鳥神和獅子作為裝飾。 

在大象台階北端,外牆之後面,有一個極精美之石刻「五頭之馬」,從馬頭上之多層皇幡裝飾,代表著帝王所乘之坐騎。而馬後面圍繞著飛天仙女,及一些面目恐怖之魔鬼正在追趕著一些受驚的人們,在此觀看,有如親身經歷當時吳哥古王朝戰爭的緊張氣氛。
 

景點介紹:
「十二生肖塔Prasats Suor Prat 
十二生肖塔是12~13世紀的建築,千萬別以為這裡有著十二生肖,而是傳說古老高棉人員如有紛爭需要仲裁時,法官會裁定兩人各選擇一個塔居住,經過一段時間犯罪的人則會生病或承受不了內心的不安而認罪。不過也有另一派的說法表示十二生肖塔是走鋼索賣藝表演的地方,實際情況是哪一種,目前都已不可考。 

看完了十二生肖塔後,繼續往前走去,AM10:44從凱旋門出了大吳哥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美岱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