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一波接一波,近日來的高雄也感受到冷鋒面的肆虐,果然有冬天的味道了!北部的同事回公司開會時,直說高雄好熱阿,真好!也的確,北部又濕又冷的氣候總叫我投降,雨下個不停,心情也會發霉;而南部雖然也是冷颼颼,溫度總是要比北部多個幾度,光是沒下雨又有陽光露臉就勝過太多了,是說偶爾這樣冷一下也比較好穿衣服,不冷不熱的天氣有時還真不知道如何穿衣。
冷冷的天氣最適合做什麼?窩被裡睡覺還有進補!就來說說美岱子家的進補方式吧~冬令進補除了麻油雞、薑母鴨之外,這道麻油雞飯我可是大大的推薦,簡單易做,我們偶爾想到會吃,天冷的時候超適合當正餐
基本上,美岱子家是「一雞三吃」,除了雞頭、雞屁股沒動外,其他可是物盡其用阿~
先來說說這道麻油雞飯需要的材料:
老薑片幾許、雞骨肉少許 (依個人喜愛口味)
香菇少許(沒有香菇也無妨)
糯米、公賣局紅標米酒、麻油及鹽巴少許
雖然我的照片上秀的是米酒頭,但真的不是喔,我們只是將紅標米酒裝到空的米酒頭的玻璃瓶中,所以特別說一下
我家人口眾多,這一回糯米用了5米杯(最高紀錄是9米杯),糯米先洗滌乾淨備用
接下來說製作的步驟(很簡單,不用想得太複雜)
純正麻油少許(大火)熱鍋,將著薑片爆香,香姑下鍋拌炒(轉中火)
再將處理好的雞骨肉塊入鍋拌炒(轉小火避免薑片焦黑),最後再將糯米到入鍋中拌炒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要仔細看喔
加入 2.5米杯開水+1米杯紅標米酒 這攸關糯米飯的口感
基本上以3:2 (糯米:酒+水)的比例來衡量,這就是老人家說「煮飯的眉角」啦
因為煮了5米杯的糯米,所以加了約當3.5米杯的酒+水,至於酒和水的比例怎麼分,還是一句老話:依個人喜愛口味
若真的沒有主張,那就一樣採3:2(開水:米酒)的比例吧,這樣煮起來的口感&味道是大小孩都可以接受的
開水、米酒加入後再加鹽巴,攪和一下,可以先嚐嚐味道,要有點鹽味才行(不是重鹹,就是有些微的鹹味即可),之後就裝入飯鍋
將飯鍋放到電鍋中,外鍋用1米杯的水,蓋鍋,按下煮沸鍵就算完成第一階段了
當電鍋煮沸鍵跳起後,要靜待約15分鐘後再掀鍋蓋(上圖左邊),掀蓋後用飯匙從鍋底往上翻攪伴糯米(上圖右邊)
外鍋再加約1/3~1/2的水,蓋鍋,繼續按下煮沸鍵就算完成了
雖說是完成,當煮沸鍵彈起後,依舊是要靜待15~20分鐘後再掀蓋食用喔
老一輩的說糯米重悶,只要悶的時間夠,糯米一定Q(當然水分的比例也很重要啦)
這樣香噴噴暖暖的麻油雞飯真的會讓人一碗接一碗,平時家裡晚餐煮2米杯的白飯吃不完,煮了5米杯的麻油雞飯卻是不夠吃
怕冷嗎?吃點麻油雞飯暖暖身吧!
1、若無電鍋,使用電子鍋也是一樣的作法喔,只是外鍋不加水
2、如果擔心吃糯米會胃脹氣,也可用白米、糯米混著煮食,至於酒水的比例則需要調整,(X米杯白米 + Y米杯糯米),則酒水共計需要(X米杯 + 2/3Y米杯),看出重點了嗎? 希望大家有看懂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