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菁寮國小,我們決定前往斜對面的天主堂看看。其實今日的無米樂之旅原訂的第一站就是天主堂,只是老爺的導航找不著資料,只好改以菁寮國小為第一站,現在既以發現天主堂就位在國小的斜對面,步行就可以踏及的地方,當然是要來去一探究竟了
p 遠遠的看去,像清兵帽
p 這就是我上一篇菁寮國小中提及的路旁會有的導覽圖,這只就位在天主堂旁
當我看到教堂圍牆上的正名時,我就懂了為什麼導航找不到景點,因為這裡是『聖十字架堂』
雖然大家已經習慣稱這裡是菁寮天主堂,但感覺還是要正名一下。這座帶有德國傳統教堂或城堡神秘氣氛的教堂興建於1955-1960年,原屬於「聖方濟教會」一派,1956年以「十字聖會」在當地傳教,但於1991年委任「聖若望修會」管理
聖十字架堂之所以聞名不是因為無米樂電影,而是因為教堂的設計人哥特佛萊德‧波姆Gottfried Bohm),德國國際級的建築設計師。教堂在1986年榮獲建築最高榮譽的桂冠——普立茲獎,普立茲獎被喻為建築的諾貝爾獎,波姆大師的第一件國外作品落在台南純樸的後壁菁寮
建築特色:(維基百科)
聖十字架教堂的建築由四個角錐尖頂組成,分別為「鐘樓」、「聖洗堂」、「聖殿」、「聖體小堂」,其最大特徵是其外觀均為包覆鋁皮角錐尖頂,圓錐頂上各有不同的基督信仰標記,分別為「公雞」、「鴿子」、「十字架」、「王冠」,指出這些禮儀空間的特殊意涵和作用;而這些狀似秋收之後田間稻草堆的四個尖錐建物,也形似帳幕,意指「天主居住在人間的帳幕」。此外該座教堂的深紅色木質門窗與不規則紋樣的花玻璃,均使得這座建築與當地傳統紅牆紅瓦建築形成強烈對比,並成為當地的著名地標。
當我們滿懷興趣來到卻被擋在牆外,老天~我竟然忘記查教堂是否有參觀時間限制
既然沒法進入參觀,只好在外欣賞可觀賞到的「鐘樓」
p 鐘樓的內頂
p 根據建築特色的記載,尋找四個角錐尖頂分別代表的基督信仰標記,「鐘樓」-公雞
p 「聖洗堂」-鴿子、「聖殿」-十字架,至於「聖體小堂」隱身在聖殿之前,因為沒法參觀,所以「皇冠」就沒法形容了
p 主要結構以清水混凝土為主,外部卻包覆金屬皮(據說是鋁)不同造型的尖塔,在傳統紅牆紅瓦,低矮樸素的合院民宅聚落中,是很強眼的,也因此成為當地明顯的地標
p 既然沒法參觀精典建築,那就看看純樸的鄉土吧
p 這是無米樂指標開始遇見的第一棟民宅,也是無米樂影片中的場景(就在聖十字架堂前)
p 這社區真的很可愛,還有太空梭造型地標基座,落成時間1986-06-30,已經快30年頭了
p 背面是「吾愛吾村」,這也是歷史見證的角落,自台南縣市合併後,台南地區不再有「村」,全改為「里」了
p 知道老爺和孩子們正在做什麼嗎?老爺正指著眼前的一片綠,說起稻子跳波浪舞的事蹟
p 雖然沒能進入聖十字架堂參觀,合照總是可以的
p 望著教堂,我在心中OS~後會有期!
若對教堂建築很感興趣,可以參考這裡,請按『台南後璧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有詳細的介紹說明喔!
=== 菁寮天主教。聖十字架堂 ===
地址:臺南市後壁區墨林里294-1號 (座標:23°22′41″N 120°20′24″E / 23.378191°N 120.339925°E)
電話:06-6622975
e-mail:chingliao.holycrosschurch@gmail.com
一般參觀時間:
週末&國定假日 pm 0200-0300
週日 am 1000-1100
*為了維護開放參觀時的安靜氛圍,超過10人以上須以團體預約
團體參觀時間:
週二至週日&國定假日 pm 0300-0400
預約專線:06-6623020
預約郵件:holycross.visit@gmail.com
2014-08-30 Jay@6Y1M28D & Jolin@1Y11M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