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帶著孩子回桃園祭祖,祭祖後我們並沒有馬上離開,老爺說很久沒有和他的死黨見面了,便撥了電話給他的好友,突然的預約很難喬,畢竟各自士農工商,後來我們就採「各個擊破」一一拜訪。行經平鎮南東路轉彎前,恰巧看見路邊這一片小麥田,我脫口而出說:「哇~小麥田!」老爺竟回答著:「我還不知道這是小麥哩!」這可就讓我記上,心想拜訪完住在平鎮的這位好友之後,一定要帶孩子來實際了解一番。
老爺好友的家就在南東路拐個彎就到了,當我提起了小麥田,他說每年這時候都會有很多人來這裡拍照,因為再過一陣子就要採收了,我想這片小麥田應該也是種植多年了,這回算是我們運氣好,湊巧趕上。
回程老爺將車子停在一旁,我帶著阿乖下車前往(云云在車上睡覺) ,一靠近就看見牆面上的提示:我是小麥!
或許多年的經驗,讓平鎮市農會在小麥田的前方和路旁的行道樹上分別張貼的愛物惜物的標語,種植不是件輕鬆的事,在拍攝之餘(除了安全)首重之事即別隨意踐踏糧食,損害農民的心血
稻子有稻草人陪伴,小麥也不落人後,一眼望去,整片的小麥田上立了約有5只布偶,分別用竹竿等立架著,平鎮市農會對這片小麥田可真是用心良苦,這些布偶是小麥熟成之後,為了讓大小遊客拍攝特意架立的吧,我看著布偶前後被踩壓平的小麥梗有些不捨,不知道是遊客為取得拍攝的好角度而踩踏,還是農會特意所為
其實站在田埂上就很好拍了,而且布偶都立在田埂旁,真的無須踩踏小麥田的
阿乖和小麥對話著,但我不知道他說些什麼
小麥是「小麥屬」植物的統稱,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最早起源於中東的新月沃土地區。小麥是三大穀物之一,產量幾乎全作為食用,僅約有六分之一作為飼料使用。2010年,小麥是世界上總產量第二的糧食作物,僅次於玉米。
小麥的主要價值在於它可磨成麵粉,成為人類的主要食糧。尤其是在歐美和其他溫帶地區,小麥是人們必需的食糧。小麥的世界產量和種植面積,居於栽培穀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麥(學名: Triticum aestivum)種植最廣,佔全世界小麥總面積的90%以上;硬粒小麥的播種面積約為總面積的6~7%。麵粉除供人類食用外,僅少量用來生產澱粉、酒精、麵筋等,加工後副產品均為牲畜的優質飼料。至2012年,世界十五大小麥生產國中,以中國佔最多,印度次之。
(以上資料引用自:維基百科)
之前也曾帶著阿乖看稻子的成長,今日又多認識了小麥,這也算是美麗意外的收穫,單就穀物的長相可以很清楚的辨識什麼是米、什麼是麥
這片小麥田在四月中以前應該還不會採收,若有機會經過,可以停下腳步欣賞一下小麥田的風光,但千萬記住~別踐踏、別摘採!
有興趣的朋友導航可以設定「永逢環保防火建材行」或地址:桃園市平鎮區南東路271-3號,小麥田就在這家公司的對面
小麥田位置:桃園市平鎮區南東路旁,界在南東路226巷至393巷之間
延伸閱讀:◆主題式學習◆ 稻米
2015-03-21 Jay@6Y8M1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