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終於收到阿乖即將就讀國小寄來的一封信,除了新生報到的行程、班級、導師姓名&聯絡電話及需要配合填寫的資料外,也有就學的相關注意事項,包括上下課時間等,也提醒家長盡量讓孩子家裡吃完早餐再上學,另附上一篇『為你家小一新生作準備』的參考文章,讓新生家長提早做些準備與規劃,很值得看看。
深獲家長、教師推薦和認同的親子天下也在開學季之前刊載兩篇文張也可以作為參考
上週終於收到阿乖即將就讀國小寄來的一封信,除了新生報到的行程、班級、導師姓名&聯絡電話及需要配合填寫的資料外,也有就學的相關注意事項,包括上下課時間等,也提醒家長盡量讓孩子家裡吃完早餐再上學,另附上一篇『為你家小一新生作準備』的參考文章,讓新生家長提早做些準備與規劃,很值得看看。
深獲家長、教師推薦和認同的親子天下也在開學季之前刊載兩篇文張也可以作為參考
這不是要說著「我不是教你詐」的洞明世事,也不是要描述怎麼個「君子報仇」之類的算計謀略,談的是當前的身為家長的「自省」懺悔,報應的是育兒路上更添勞心勞力又勞神。
這陣子為了阿乖的態度與教養問題傷腦筋,我萬分不解阿乖怎麼從那乖巧體貼的小男孩變成張牙舞爪的模樣,不僅說話失了分寸也少了他一慣有的禮貌,我沮喪無奈過,我亦失態舉棒過,無論是被積極或消極的情緒淹沒,回過頭詳看細聞,我這才發現,原來這是現世報阿!
這一陣子被兒子氣到不行,心狂火噴三丈、痘冒滿臉,五歲多的小孩不該正是要漸入明辨是非、知理通曉懂事,大人也能安心放手的階段?怎麼原本讓我以為夠貼心、夠懂事,可以說事講理的小孩,竟在我的眼皮子底下翻身一變,成了調皮搗蛋、講不聽說不動,遇到事情噗噗跳的猴大王?神經被挑的那一瞬間,不管過去看了多少教養書通通是還回去了。
小乖,大不乖?
這不是廠商的試用文,也不是廣告文章,這是美岱子家新敗不久的雞絲使用分享文
會知道這小玩意是過年時看到小姑隨身攜,帶到了婆家使用(她的兩位小孩農曆年期間正患感冒、流鼻涕的症狀),我看了特別就問了醫護背景的小姑,後來,我也跟著買進了
再過半年,我家阿乖也將成為小一新鮮人了,美岱子是職業婦女,所以日後也一樣面臨是否要將小孩送安親班的問題,除卻安親班的問題外,尚有讓諸家長花上大把銀兩的「才藝課」,但不知怎麼來著的,我反而是對「才藝課」有著了然的心態,雖然不是專家,本著愛小孩、尊重小孩的心態斷是不會錯的吧!
最是沒有打分數、沒有評比、沒有壓力的學齡前,在我們可以承受的範圍裡儘可能的讓他去接觸不同的才藝,從中細細觀察他的反應與心得,當然也藉此調整了小孩的某些心性與行為。前些時日藍苺老師寫了篇有關給於小孩學習才藝的心得-沒有不給"壓力"這回事,在賞文過後我有被震撼到,甚至去回顧、回想這2年多下來的種種,還真的是沒有不給壓力這件事哩!
有人說,讓小孩學琴是就是讓親子關係陷入緊張的開始,我和阿乖也曾斷斷續續有這樣的問題,現在雖是緩和了,也難料以後會是怎麼發展著,但我相信也有因為小孩學琴而讓親子關係更緊密的案例,只是學琴的過程不簡單,想要在舞台上發光發熱除了天賦外後天的學習與努力也佔了極大的影響力,不知道小孩未來對於鋼琴的興趣發展走向,但就他累計了30小時鋼琴課的學習後,我這不懂音樂、不會樂器的門外漢也有了小小的家長心得。
知道這是什麼嗎?
老實說,如果植物普科知識不高又加上沒有仔細研究、實地觀察,如我,猛然有人拿了這枝葉來問我,我的回答會很直接的說葉子或樹葉之類的話,這樣的回應應該不算錯,只是不完整吧!
結束兒童音樂城堡課程後,阿乖繼續八堂團鍵課程,雖說是團體班,為了教學品質,老師堅持一班只收2~3位小朋友,我個人感覺這樣的課程具有緩衝的效果。
以阿乖來說,還在進行音樂城堡系列課程中時就曾經要求過要彈鋼琴,當時老師曾評估過,說是他的手指沒有力道(怕是敲琴鍵時鋼琴的聲音會出不來),時間未到,並和他立下約定說5歲時在上鋼琴課,我想當時老師和他說的5歲約定應是安慰鼓勵的成份居多,而非真的是要他5歲時上鋼琴課。我還記得那時我曾和老媽說起這件事,老媽還問說怎麼會手指沒力呢?男孩子不都是力氣大的嗎?的確,這點出了問題,阿乖的力氣應該還好,但,那是蠻力,比較細的肢體動作(如手指頭的靈活度)他是明顯不足的,原因的探究很簡單,除了基因遺傳的天生問題外,就是缺乏後天的培養與訓練。
一直以來,我們對於阿乖的教養態度多半是採溫和的方式,尤其是在2010年中和老爺聽了一場人本的講座後,更是如此,雖然自覺對阿乖的禮貌、行為與規矩的管教算是有原則的嚴厲,但在最生氣時,只是請他去面璧思過,那已經是美岱子家最大的懲罰了。生氣他的所作所為,卻又謹記著不要在盛怒下謾罵,就怕一個不小心會傷了小孩的心靈,所以選擇以「面壁思過」避開言語上的傷害。
阿乖從小就知道被罰去面壁思過,就是爸爸媽媽非常生氣。有時候我們會在一旁說著為什麼要處罰他,有時候會要他自己想清楚做錯了什麼,更多時候是什麼都不說,嚴厲的眼神透露出的憤怒,讓阿乖噤若寒蟬,乖乖的貼著牆壁站,他說他不喜歡我們處罰他去「面壁思過」,因為那限制了他的自由,越是對他有所限制的處罰,才會讓他更懂得去體認錯誤。
4月初老爺問阿乖有沒有看過稻子跳波浪舞,當時阿乖傻愣傻愣的,一臉聽不懂的樣貌,那時老爺還邊表演邊解釋著說「稻子會跳舞!」若不是因為去年懷孕沒法帶著阿乖參加高雄媽媽舉辦的活動(稻米插秧、收割、曬榖、碾米親子體驗), 要不,或許他可以懂得老爺的意思,或許他朗讀著李紳的「憫農詩」時也能體會什麼「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
我將這事記在心上了,所以就算沒能親身體驗種植稻米的活動,基本的常識還要該要有,就從老爸的萬丹農舍前的那一廣片農田開始吧!
前些時日阿乖早晨刷牙時,對我說了句-「你們都不愛我,只愛妹妹!」
那是語氣非常肯定的肯定句,不知道大家聽了後會有怎麼樣的反應?
我的反應是大聲笑著,阿乖還被我的笑聲嚇了下,難不成,我也有變態媽媽的特質?
對嬰兒而言,什麼食物最營養,答案一定是母乳,尤其是初乳最為珍貴。
近年來母乳協會持續推廣著母乳的好處,願意哺乳的婦女也越來越多,尤其經過塑化劑風波後,越發覺得「天然」的最好,在民生物品高漲的當下,母乳哺育還可以省下可觀的奶粉錢。
阿乖上的幼兒園是8月開學,但是親師座談會卻是在9月底才舉辦,在辦理註冊時幼兒園的行事曆上早已排定註明。當時對於沒經驗的我來說,不以為這有什麼怪異的地方,直到在許多媽媽的格子裡爬文才發覺差異,似乎大多數的幼兒園都是開學沒多久舉辦了親師座談會。老實說,我不懂的,所以早開、晚開好像也沒有什麼差異了。
這是第一次,以家長的身分在幼兒園正式的場合裡出現(雖然平時也會和老師做些溝通)。我想起國小三年級老媽第一次出現在班級的母姊會上,那也是唯一一次老媽在我求學生涯上出現的正式場合,以前家裡孩子多,事務也多,不敢要求媽媽出席許多場合,那時的我也不以為這有什麼特別重要;直到自己有了小孩,直到自己到了不惑之年,慢慢的回想,才讓心中的一絲絲後悔上心頭,尤其是他們沒能參加我的大學畢業典禮。所以,除非真逼不得已,我不想錯過小孩成長的每一場筵席。
前幾日歡慶著我家Jolin滿月,上午忙著,下午好不容易才能歇息,
以為就快要可以出關,接下來的日子可以輕鬆些了
偏偏當日下午四點多接到小雲老師的電話,說是阿乖發燒
記得看VICI分享著為GUMO做的早餐系列,真是佩服~這媽媽真是有無限的創意,一點也不輸便當達人!
那時阿乖還沒上幼兒園,如果我沒記錯,當時我有留言著說期許自己一週(還是一個月?)至少可以幫阿乖準備早餐二次。那時會這樣期許著是因為阿乖早上總是習慣喝豆漿,我想這樣的習慣也可以讓他持續著,偶爾再給一點變化就好,但最最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來我沒啥創意、二來我怕自己沒時間&毅力。
現在阿乖上幼兒園了,當初的期許假設是否要修訂呢?
3月8日,婦女節。晚間是阿乖上音樂課的時間。
帶著近期買的書籍「8歲開始發薪水」到教室去,想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閱讀一番;這本書挺簡單易懂,快速翻閱大約一個小時就可以看完,我是這麼想著的。
2011年的9月我帶著阿乖試上了音律課程,阿乖喜歡這裡,我也喜歡
我相信在孩子喜歡的環境中學習,效果一定是加倍的
阿乖正式和尿布說BYE-BYE了!
這是阿乖個人成長史上很值得記錄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