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變化不同的菜色,追求的不過是能提供家人營養均衡的膳食照顧,只是煮婦當久了也會累、會疲憊,每當有這樣的症頭出現時,我就會「犒賞」自己~做簡便的料理。
這~就來做頓簡單食材的古早味麵疙瘩吧(麵疙瘩也有人稱瓦魚)!
每天變化不同的菜色,追求的不過是能提供家人營養均衡的膳食照顧,只是煮婦當久了也會累、會疲憊,每當有這樣的症頭出現時,我就會「犒賞」自己~做簡便的料理。
這~就來做頓簡單食材的古早味麵疙瘩吧(麵疙瘩也有人稱瓦魚)!
今年的五月,又悶又熱,這樣的天氣讓人食慾大減~餐桌上一定要有道清爽的配菜才能消暑。
這時候就會想到「小黃瓜」!就來隨意做涼拌小黃瓜,之前多做刨絲款,今個,改做涼拌脆拍小黃瓜!
食材:
前幾日看到一位媽咪分享的親子丼,看得我好心動阿~完全不用廚藝,簡單易做是重點!
恰恰好,正煩惱著要煮什麼晚餐,看完那位媽咪的分享後,心中馬上有了答案~就來客簡單的親子丼
說做就做,換我來分享
週日上菜市場一口氣買了好多豬肉,小排、里肌肉、二層肉...花了不少摳摳。老實說,直到現在,對於「豬」的各部位肉質&名稱我還是會霧煞煞,第一次買二層肉還是肉販推薦下購買的,回家烹煮過後發覺~肉質真的美味,之後才懂得要買二層肉~
說到二層肉,就來說說這道台客料理~蘿蔔燉肉(看了冰箱裡有的食材~湊合五行烹煮是可以的)
我家小妞去了一趟北海道,自始愛上了日式拉麵,小個兒可吃下一大湯碗;回台灣後,媽咪不負責的做了日式拉麵,小妞誤食過後,從此媽咪做的「不道地日式拉麵」成了假日她最愛的餐點。
小妞口中的日式拉麵是指著「味噌拉麵」,想當然的,食材中一定會有味噌,以下就簡單的分享我的日式拉麵簡易作法
小時候,我和堂姊二個人總是玩在一起、學在一起,因為同年紀又住隔壁,我們會一起去逛夜市、吃東西、買東西,我還記得蔣故總統經國先生仙逝的事,就是我們一起去逛夜市,點了紅茶冰淇淋,坐著享用時她告訴我的。印象中,我們很愛一起點來吃的食物有冰淇淋紅茶、雪花冰、肉圓和麵線糊,吃麵線糊總讓我憶起童年的無憂快樂時光,以至於到了現在都快半百的年紀,我還依舊喜愛著麵線糊。
麵線糊的做法很簡單,少少的一把就可以煮上一大鍋,就來分享一下童年時光的麵線糊
曾利用公司慶生會買烤鴨餘下的兩包甜麵醬,做了一回酢醬麵和同事分享,初次嘗試就大受好評,大大增加我的自信心。老妹一直要我分享食譜,這週日,娘家冰箱剛剛好都有食材,就差甜麵醬,跑一趟全聯就解決,週日晚餐就吃酢醬麵嘍~ 以後吃烤鴨,有甜麵醬記得留下來,很好用的
食材:(6大4小的份量)
說到苦瓜,喔喔~別皺眉頭只要處理得好,苦瓜一點都不苦的
還有阿,俗話不是都說--吃苦好過吃補!可見苦瓜還真是個好東西(是這樣解釋的嘛)
我曾做過的苦瓜料理,不是單純燉肉骨湯,就是搭配鳳梨做鳳離苦瓜雞湯;
我家老爺之前在美食展上買了一些產品,首烏茶是其一,兩大盒就擺在櫃上一直沒動,最近就把它拿來燉湯小補一下,感覺還不差唷~ I
冬至快到了,冬至吃元宵是一種習俗,吃慣了阿母牌的鹹湯圓,對於客家鹹湯圓就感到陌生,但...我算是半個客家媳婦吧~雖然我家老爺不會說客語。婆婆也不是客家人,但是她嫁入客家人家庭多年,煮客家鹹湯圓已有一定的水準,之於我,這可是第一次的嘗試......源自婆婆給了我一盒小湯圓......
自一個月前搬至新家後,每日準備孩子的早餐首重蛋白質,溫熱的鮮奶是孩子每日早晨的飲品,就是不愛鮮奶的云云也因為加了可可脆片,漸漸的習慣鮮奶的口感,能將一杯鮮奶喝光光。主食的變化較少,食材大多繞在米飯和吐司、麵包...等麵粉品(日後會加上麵食吧!入新厝前一個月不能煮麵),晚上打開冰箱冷凍庫,看見之前在好市多買的去骨雞腿肉,問了家裡其他的成員:「明天早上要不要來盤香雞排?」云云是以「好」字回應,老爺說:「聽起來很不錯喔!」阿乖則是沒有回應,這孩子的飲食習慣是拒絕放縱的。